当前位置: 首页 > 石雕牌坊 > 石牌坊石牌楼制作起源
 
 

联系我们

  • 卧龙工作室-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 电话:13665373071
  • 邮箱:451699675@qq.com
  • 网址:http://www.shidiao139.com
  • 地址:嘉祥雕刻艺术城
 
 
 
 
 

石牌坊石牌楼制作起源


发布时间:2014-03-14 06:36:33 阅读:6706

    石牌坊又称石牌楼;古称“绰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门洞式建筑。长久以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它都被认为是古老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和标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关于石牌坊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汉代、有的说始建于唐代、还有的说起于宋而盛于清,石牌坊在中国历史上始于何时它究竟是怎样产生、演变、发展起来的,是我们本篇文章探寻研究牌坊文化首先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石牌坊不论置于建筑群的前面,还是屹立在通街大路,始终离不开作为大门出入的特点,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与甲骨文中的“符号”字十分相似。因此,我们可以就牌坊这一特点追溯它的起源与发展。

 石牌楼,牌坊石雕

   石雕牌坊的起源

 

人类肇始,文明初建之时,古人由穴居、巢居,逐渐迁至地上,择地而建,成为最早的居室,而后又形成聚落。聚落逐渐扩大成为相对固定的地域文化中心、出现了以城垣为基本防御形式的城邑。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内守外防,随之产生了房门、院门乃至城门等各种各样的石雕大门。据史料记载这种大门在早期称之为“衡门”,《诗·陈风·衡门》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宋《营造法式》中对“衡门”的解释为“横一木作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朱熹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在古汉语中“衡”通“横”,衡门即横门是指左右两根立柱上架一根横木而构成的简易的门。

在国外也有和中国牌坊一样的建筑-凯旋门

 

    石雕凯旋门是欧洲一种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后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沿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广场上,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宣扬统治者战绩的浮雕。

 村庄石牌坊,风景区石雕牌坊,寺院山门石牌坊

    著名的凯旋门有:法国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为拿破仑·波拿巴时代所建,位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的戴高乐广场中央。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由三个拱形组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四扇门。它复古的全石质建筑体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凯旋门中心拱顶内装饰着111块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场战役的浮雕,它们与拱门四脚上美仑美幻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辉,使人感觉它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更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

 

牌楼石雕


 

    石雕凯旋门建于公元82年,高14.4米,宽13.3米,深6米,上面装饰有浮雕,是罗马帝国前期提图斯皇帝为纪念他镇压犹太人的胜利而建立。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平壤凯旋门建于1982年,位于朝鲜首都平壤牡丹峰山脚下的凯旋广场,其规模居世界诸凯旋门之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地梳理出一条清晰流畅的脉络,即中国石牌坊起源于“衡门”;“衡门”加上门扇后形成坊门;一部分坊门经过发展吸取了石雕华表的形制特点,将牌坊门两侧立柱改换成高耸而华美的华表柱,形成了“乌头门”或“权棂星门”;另一部分石牌坊门吸取网的形制特点,产生有屋宇式结构特点的石牌坊亦称石牌楼。随着城市的发展坊墙拆除,坊门临街而立保留下来形成独立的坊门,最后随着历史逐渐演变为我们现今所看到的牌坊样式。

版权属于: 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标签: 石雕牌坊 石牌坊 牌楼 石牌楼 牌坊
 

在线留言

留言内容
用户名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留言记录

    暂无数据
 
 
1366537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