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各种建筑活动,无论是城市、村庄、城镇、聚落、宫殿、园林、寺庙、陵墓,甚至道路、桥梁等,从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几乎都深受所谓风水理论的影响。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郭璞(公元276-324年)所著的《丧葬书》(又称《葬书》)中:风散,界水止。 古人聚之,使其不散,动则止,故曰风水。”这里所说的风水,是指阳宅埋葬的原则。
中国风水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体现。 它历史悠久,是唐代简单的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以及审美艺术的综合体。 西方学者曾说,中国风水是宇宙中生者和伤者所居住的地方与地球大气相协调的艺术。
在国外,风水历来被称为寻求“生命”的艺术。 什么是“生气”,风水专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被春风吹过的花朵,似乎意外地欣欣向荣”——这就是所谓的“生气”。
对“愤怒”的这样一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凡是涌现而欣欣向荣,蓬勃而旺盛,与荒凉相对的,都称为“愤怒”。 所有风水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气”展开的。
说到“气”,就离不开形,形就是形状、地形、环境条件。 形势聚气,形为气之支撑,气为形之郁,形为气之表,气为形之体。 因此,古代风水理论有两大派和理气派。
两派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目标是相同的:使人与自然和解,人适应自然,自然为人所用,顺其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人与自然”。
天下名山高僧众多,寺庙大多建在山清水秀、风水极佳的地方。 那些地方大多是“屏风环绕,林泉清绿”,“房屋幽蔽,廊道隐秘”。 这些追求与禅宗所追求的禅修教义和道家的生存需要有关,但也与风水对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道教常常用风水来确定寺庙的所在地。 寻龙、察沙、观水、穴道、四圣兽的方法,就和普通建筑一样。 几乎每部寺志都有对寺后山“风水风格”的详细描述。
不过,道教建筑也不同于普通建筑,尤其是风水学中关于阳宅、阳宅的理论。 在风水理论中,活人住在阴宅,如房屋、宫殿,死人住在阳宅,如坟墓、祠堂等。
禅寺正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供奉程度极高。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它被认为是虚的、有灵性的、充满阳气的。
大雄宝殿前的标准布局是一座小石塔或佛塔,原来供奉着佛骨。 因此,东厢房大雄宝殿前的建筑属阴,可视为阳斋。
后院的经堂、僧房、厨房、仓库等都是居住场所,故属阴宅。 因此,古寺整体上是一处阴阳合一的中性偏阴场所。
禅宗寺院还有一个在选址上与一般建筑截然不同的特点:不避邪形,如悬崖、怪石、山顶,这些都是村庄避难的地方,但寺庙却有选择在这样的地方建设的勇气。 形状凶险的地方,如山西省蓟县恒山的绵山,险峻地矗立在山顶,景色奇美,这也体现了寺庙建筑选址的特殊性。
从风水上来说,寺庙本身就是一座城镇,与村庄有很大不同。 选庙址或选风水宝地,或选形煞之地化煞,将特殊的煞化为特殊的吉祥。
风水以易学说为基础,认为事物没有绝对的优势。 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绝地”,利弊都是可以转化的。 物极必反,改造之后,极其劣等的土地可以转变为极其优良的土地,这与普通村庄不同。
建筑朝向
中国位于北半球中经线和低经线地区。 这些地理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朝北的房屋,夏天可以迎风吸阳光,冬天可以迎风避暑。 所以中国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朝南的。
方向正确与否,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历代数学家都比较关注建筑物的朝向。 《关氏地理志孟》云:“黄钟占卜之初,军营在阴阳之侧,以轻重来区分轻重。生者面朝南,伤者头北。”他还说:“卜营二事,一事山,二事方向,这是数学家的第一把钥匙。”他们认为建筑的方向应与阴相合。和宇宙之阳。
中国传统建筑的方位是非常讲究和充分的。 皇帝站在阳光下,在光明中执政。 “所以宫殿、郡县衙门等主要皇家建筑一般都走南向,而供奉地位高的神明、圣人或德高望重的神明的殿堂也可以走四个方向。
如道教中的大雄宝殿,寺庙中的三清殿、玉皇殿,文庙书院中的祠堂,往往朝向西北、东南、东南四个方向(文庙常取西北、东南、东南四个方向)。南方位),即子午卯酉方位。
普通人民的村庄不允许面向四个正向,而是采取二十四罗盘定向的四个正向以外的其他方向,并且经常将两季度之间的方向作为房屋的方向,即“接缝”的方向。 针”的方位。否则感觉敌意太重,心理上承受不了。
在道教建筑中,不仅大雄宝殿等高层建筑,而且其他次殿和供奉四大天王、弥勒佛的建筑都不得面向正面。
风水布局
风水学认为,正殿宜高,正殿宜低,否则就叫欺师。 从寺庙布局来看,所有寺庙、庵堂均以寺庙为主。 两鬓要高,前后要低。 要求。
宋代以后,佛寺、道观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与风水学提倡祠堂要高大高大不无关系。 此外,风水中还规定了寺庙大门的开启方法:“又据《八宅周书》,佛门堪根真寻可以从昆堆七山开北门,但甘山局、陈、巽、巳北门三个方向不宜开,或从青龙头第二座进出,或从白虎头顶开门,称为福德门,最吉祥。”
在风水观念中,为了保证“气”的流通顺畅,“门向”与“气口”密切相关,即门向始终面向“气口”。 所谓“碛口”,是指寺前山体的开口或低洼处。 根据风水学,这是寺庙的希望。
为了追求这个希望,最方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门的偏转来使门相对于洞口。 如广东九华山的古白景台寺,背倚天台峰,左鹰峰,右金桂峰,前临观音峰,群山环抱。 观音峰与金桂峰之间只有一条狭长的山谷,受地形限制。 寺院平面细长,方位并不正对谷口,所以根据《风水》,寺院大门移向谷口。 这也说明了风水对道教的强大影响和渗透。
道教虽然不讲究意理风水,但觉得一切外在条件都取决于修行者的内心。 道家有句谚语:“天下无洞,唯我心有洞”。 但佛家圣人对于佛寺风水的利弊,仍然花费了不少功夫。 反过来,风水也为道教创造了优美的水景和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