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1
联系我们
- 卧龙工作室-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 电话:13665373071
- 邮箱:451699675@qq.com
- 网址:http://www.shidiao139.com
- 地址:嘉祥雕刻艺术城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嘉祥瑞兽“石雕麒麟和角端”的起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4-10-07 00:03:26 阅读:19139
角端作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图案,与石雕貔貅、石雕麒麟相比,并不为人熟知。它在演变为神兽之前只是珍奇异兽中的一种,自南北朝,历唐宋,特别是元代成吉思汗“班师”事件后,成为了与獬豸、麒麟类似的神兽。獬豸“性忠”,麒麟“性仁”, 角端则是“民间版”的麒麟,是“明君圣主在位”才显灵的神物,是极为聪慧而又政治敏感的神兽。
关键词:瑞兽; 角端;石雕獬豸;石雕麒麟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宝库中有一支奇丽的花朵那就是瑞兽图案,它以其特有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在装饰艺术中流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石雕獬豸和石雕麒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瑞兽图案,而另一种瑞兽在装饰艺术中常用,但人们却不一定那么熟悉,它就角端。
一关于角端
1982年版辞源有:“角端”通“角”,“角”本有“禄”音。《汉语大词典》有“角端”条,称为“传说中的神兽”,并引《英烈传》中的一首诗:“兵过红罗山,须知见角端,倘然不相信,士卒必伤残。”“角端”字在《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看来,从文字学的角度而言,“角端”就是“角”,“角端”就是“角端”。值得注意的是,上引四句诗中的“角端”和作战有关,使人想起耶律楚材借用来劝元太祖息兵止战的“角端”。“角端”一名,始见于司马相如的作品。《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子虚赋》:“其兽则麒麟、角端。”注:张揖曰:角端似牛,其角可以为弓。郭璞曰:麒似麟而无角;角端似猪,角在鼻上,中作弓。颜师古曰:麒麟、角端,郭说是也。然而角端的相貌,却各说不一。或似“猪”,或类“牛”,出生地方也不同。似“猪”者,云出不知今地的“胡休多国”。《说文》曰:角端兽,状似泵,角善为弓,出胡休国。类“牛”者,出“鲜卑山”、“饶乐水”。《史记索隐》引张揖的注释则称:“音端,角湍似牛。”综上所述,角端自汉代开始是头上有角的一类野兽了。(见图一)
二角端成为神兽的演变过程?
角端在初期似乎只是珍禽异兽中的一种,而不是神兽,没有什么特别技能。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也有“角端”,但没有特别的表现。《史记集解》引郭璞注释:“角湍,音端,似猪,角在鼻上,堪作弓。李陵曾以此弓十张遗苏武作者简介:刘益明(1982-),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也。”《史记索隐》引张揖的注释则称:“音端,角端似牛。”由此可以知道,汉代的角端可能是偏远地区的野兽而不是传说中的神物,所以角端弓是比较常见的。由此也可以理解李陵何以有十张之多的角端弓赠送给苏武。
但自南北朝历唐、宋,“角端”被赋于种种“神奇”的内容,诸如“日行万八千里”、“能言,晓四夷之语”,并被归入须待“明君圣主”在位方始现身的“祥兽”、“瑞兽”,而与“周市”、“符拔”、“麒麟”等共列。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116《兽占一周市角端》:“《瑞应图》曰:周市者,神兽名也。星宿之变而见,王者德盛则至。又曰:角端日行万八千里,能言,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隐之事,则角端奉书而来”。罗愿《尔雅翼》卷19《释售》:“角端,宋《符瑞志》曰:角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圣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此乃异物,非以角为弓者。”进入元朝以后,除了“能诸国语”、“能人言”、“能言”外,“角端”还增加了外观“极壮大”、“高如浮图”的“特征”。
王挥《秋涧集》卷29《读后汉西域传论》:“世外鸿荒古罕闻,角端人语鸟雄尊。纵横最爱宣城笔,理绝人区略不论。角端,兽名,极壮大,能诸国语”。“西狩获白麟,至死意不吐。代北有角端,能通诸国语。角端,北地异兽也,能人言,其高如浮图”。胡奎《斗南老人集》卷5《角端》:“玉门关外靖边尘,此兽能言即谏臣。不向水经图周象,好从高阁画麒麟”。李显《白泽赋》:“桓山之阳,溟海之北,粤有神兽,名为白泽”。“斯兽也,遇于虚无之野,驯于道德之垣。效麒麟而献瑞,似角端之能言。知鬼神之情状,穷万物之根源”。《元史》卷79《舆服志仪仗》:“角端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如羊而小尾,顶有独角”。从上述文献资料中说明?f端已从名不见经传的野兽渐渐地升级成为拥有“善人言”、“日行千里”的神兽了。
说到角端的传闻,还要讲到元代成吉思汗“班师”的事件。《元史》卷1《太祖纪》、卷146《耶律楚材传》:“太祖十九年甲申,是岁,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因“角端”见而“班师”的说法,为元代不少作家所肯定。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5《角端》:“盖太祖皇帝驻师西印度,忽有大兽,其高数十丈,一角如犀牛。然能作人语云:此非帝世界,宜速还。左右皆震慑,独耶律文正王(楚材)进曰:此名角端,乃旎星之精也。圣人在位,则斯兽奉书而至,且能日驰万八千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帝即回驭。载稽之前志,神禹氏治水功成,天降飞冤,日行三万里,而未尝善言也。又后土跌蹄之兽至,善言,而未闻其独角也。轩辕获飞黄而独角,汉武获兽并角而五蹄,又未尝闻其能言善驰也。及圣祖诞膺天命,而角端出焉。夫一角者,所以明海宇之一。
而万八千里之涉者,所以示无远弗届也。此又天将开天下于大一统之象也”。笔者认为,“铁门关”一事应为蒙古军中恋家厌战的文人编造的反战谣言,而耶律楚材则随机应变,乘机以角端显灵劝皇帝息兵罢战。角端是“明君圣主在位”才显灵的神物,借用角端说话,可以使皇帝自我感觉良好,同时达到为民请命的目的。
三角端与其它独角瑞兽的比较(一)
角端与獬豸古代中国神话世界里,著名的独角兽是獬豸。獬豸和角端的名称在《山海经》中没有出现,但是它们的异同,至少在西汉时期是基本清楚的。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为了渲染齐、楚和周天子的园林地域辽阔、无奇不有,排列了许多珍禽异兽,其中既有獬豸又有角端,可见这两种兽并不相同。司马相如描绘的这些珍禽异兽可能包括当时传说中的神兽,也包括当时存在而后来灭绝了或被驯化了的许多物种,现在已经无从进行动物学的查考。司马迁之后的古代读书人可能不懂动物学,却尽力考订这些名称怪异的禽兽。现在看来,这些考订并不科学,但是可以用来区别某些传说中的神兽。獬豸作为神兽,以刚正、公道、善于辨别忠奸善恶著称,就形体而言,主要特征是独角。(见图二)
《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解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解音蟹,通獬;解豸就是獬豸。《史记索隐》引张揖的注释与此完全相同。《异物志》的记载是:“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楚执法者所服也。今冠两角,非象也。”(《后汉书》)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曲直、是非、善恶、忠奸等等,都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而且应该对这种对立采取爱憎分明的立场和态度,但是实际的是非判断往往是不容易的。对于当局者来说,这种是非善恶的判断不但不容易,而且关系国计民生和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关系极为重大,所以官方和民间都有借助神明的念头,于是神兽獬豸应运而生。獬豸的品性特征是“性忠”和善于辨别是非。
角端的名气从来就不如獬豸,因为它在初期似乎只是珍禽异兽的一种,而不是神兽,没有什么特别技能。至于角端的角,这些注释并没有说清楚,但是至少没有明确说是一只角。这里也没有说明?f端的品性和专业特长。即便晋升为神兽了,但是它的知名度始终上不来,所以各方面的情况一直都是云山雾绕,说不大清楚。
《宋书》只记载角端是懂得各国语言的天才,而且身手矫捷,善于奔跑或者飞翔,但是没有说明它的形体如何。角端的形体和它的语言专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的某些形体当然和身手矫捷有重要关系。可以想见,在早期的传说中,可能会有关于角端的腿脚或羽翼的形容描绘,至于它的角,却有可能被忽略,因为角和它的这两项专长都没有必然关系。至于角端的品性,《宋书》有几句话:“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角端的这种沟通的作用,正是把它两方面的才能(听得懂、跑得快)结合起来的结果。既然懂得各国语言,只要跑得快或飞得快,就可以在通讯手段落后的远古时代发挥及时传递消息,保证上通下达的作用。当然,这种沟通的前提是君主圣明,对四方的蛮夷有充分的理解,不会因为角端带来的书面报告发生误会。
(二) 角端与石雕麒麟
石雕麒麟是自古至今一直声名卓著的瑞兽,石雕麒麟雕刻-吉祥文化与趣味并存,知名度远远超过角端和獬豸。早期的麒麟是在天上人间自由往来的神兽,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历代君王的贴身侍卫或保镖,也是高级军官的象征,清朝一品武官的补服绣像即是麒麟。在明清两代遗存的宫殿、陵寝或园林,不难见到忠贞不渝的石雕麒麟的威武形象。(见图三)
“麒麟”其名始见于《诗经·周南·麟趾》。发现麒麟的最早记录为春秋十四年(公元前480年),据《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战国的文献史籍也常可见到麒麟的名称。《孟子·公孙丑》:“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战国策·赵策四》:“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骐麟不至。”西汉戴圣所记《礼记·礼运》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惠。”汉代刘向《说苑·辨物》云:“凡六经帝王之所著,莫不致四灵焉。德盛则以为畜,治平则时气至矣。故麒麟、麇身、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音中(仲)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践位乎,然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有质文也,幽闲则循循如也,动则有容仪。”可见麒麟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甚至关乎于一个国家的国运。汉武帝独尊儒术,因此,儒家所颂扬的“仁兽”麒麟,也受到特别的尊崇。汉代董伸舒把战国已形成的五行学说发展为包罗万象的体系,西汉后期,包括麒麟纹在内的五灵纹开始流行。
《礼纬·稽命征》说:“古者以五灵配五方:龙,木也;凤,火也;麟,土也;白虎,金也;神龟,水也。”(《太平御览》卷873引)许慎《五经异义》云:“龙,东方也;虎,西方也;凤,南方也;龟,北方也;麟,中央也。”蔡邕《月令章句》云:“天官五兽之于五事也:左,苍龙大辰之貌;右,白虎大梁之文;前,朱雀鹑火之体;后,元武龟蛇之质;中有大角轩辕麒麟之位。”民间的传说中,还是送子的神兽,所以这也是人们喜欢在大门门口摆放石雕麒麟的原因之一。
据说孔子就为麒麟所送,前秦王嘉《拾遗记》云:“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征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拾遗记》中的记载虽属荒诞不经之语,与经典史传不合,但因其故事的新颖和传奇性在民间流传开来,渐渐地就有了传统吉祥图案《石雕麒麟玉书》和“石雕麒麟送子”的说法。角端的名气显然不如麒麟。
甚至也没关系到“国运”,只在“明君圣主在位”的时候才“奉书而至”,可见它是站在平头百姓的立场,而且有很好的判断力,不会给无道昏君送去任何书面或口头的报告。?f端的这种政治立场、态度和判别力,显然是对君主的考验或者威胁,所以它多半不受庙堂的欢迎。但民间却也流传着?f端麒麟两兄弟的传说。可以说, 角端是民间的代表,而麒麟是官方的代表。这也符合古代民间的“民话”与官方的“官话”之说。使角端成为了“民间版”的麒麟,在某些程度上也让人们误认为角端就是麒麟。在《各民族神话大辞典》上有: 角端陪伴孔子左右读书,因为日行千里所以能带着孔子周游列国,又因能懂人言,且通晓四夷之言,换言之就相当于今天的翻译一样,帮助孔子在各地游说传道。
在角端从野兽升级到瑞兽之后,它也有着与石雕麒麟相类似的代表含义,在各种典籍之中与之共列,成为了“圣人在位,奉书而来”的角色。关于角端的说法众说纷纭,古文献的说法也是莫衷一是,但认真考究先民神话中的角端的本色,从名不见经传的野兽到贤明君的象征,可见它是极为聪慧而又政治敏感的神兽,它善于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判断君主的贤愚和正误,类似于孔子提倡的“有道则显,无道则隐”,所以终古之世基本上是置身于世事之外。笔者认为角端升级之后的特长可能来源于其它瑞兽的综合体。民间可望有一个形象寄托或代表民间的心愿和期盼,因此角端的形象应运而生。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中国政府是不会较多的宣传这种自由主义的形象,也不会重用角端。
相反也就证实了为什么角端在民间会有如石雕麒麟般的一些形象和传闻,也代表着老百姓的立场。吹开历史的尘沙,看清角端的真实原貌,它同龙和凤一样都打上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印记,它是我国生动灿烂的神话和几千年悠久的历史编织而成的,在它的身上充分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物的信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由奋进的思想。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这就不难解释在中国古代皇帝办公的地方常有角端陈设,民间的古香薰炉上也会常见其身影。
本文修改于2017年4月30号
作者:欧阳 @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修订 于 2015-03-13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厂 (http://www.shidiao139.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上一篇:石雕牌坊的起源和演变
下一篇:石雕牌坊的制作特色
在线留言
留言记录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