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石狮子 > 古代石雕狮子艺术中的南狮与北狮
 
 

联系我们

  • 卧龙工作室-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 电话:13665373071
  • 邮箱:451699675@qq.com
  • 网址:http://www.shidiao139.com
  • 地址:嘉祥雕刻艺术城
 
 
 
 
 

古代石雕狮子艺术中的南狮与北狮


发布时间:2014-10-04 00:00:04 阅读:12464

    我国的动物石雕艺术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土烧制的陶猪、小鸟壶、兽形壶等生动的造型。狮子的产地虽然远在非洲,但作为艺术品的造型,我国早在战国时期便见端倪。两千多年来.石雕狮子的形象始终与我国官府、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都把狮子作为表达自己审美理想的载体.使狮造型成为中国历代艺术创造中的一大奇观。

    我国的石雕狮子造型南北各具特色,北方的粗犷素雅,南方的玲珑秀美。而石刻的狮子,更为明显地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形态演变和功能上的区别。综观历史上狮子造型的演变.在审美形态与价值取向上,逐渐形成“官狮”与“民狮”一两大类别,又有的地方叫做“北狮”“南狮”。

一、石雕狮子造型演变,狮子生性凶猛好斗,原产于非洲与印度。中国作为印度的邻国远在战国时期、狮子的形象便见端倪。北方游牧民其时腰中所佩皮带,铜质带钩“狮比头”就是这种头大躯壮动作迅捷的动物写照;战国时期还有一件初显狮子形态的青铜《水族饰蟠座方盘》,四只形同幼狮的动物将盘拱起。释义原本是龙或蛇.但这件方盘中的四只蟠蜻与蛇的形象相差太远.却与狮子的形象相吻合显然不是一种巧合。北京狮子,北方石狮子

   传说舜的图腾中出现过狮子;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也以雄狮作为自己的图腾(时至今日励笼傣族的佛寺,佛塔之门都还放置石雕狮子)。一些遗存与记载中表明战国前后狮子的形态比较稚拙,我们归纳为石狮子造型的初始期。

   秦汉是封建社会处于上升的时期,社会的统一和政治上强有力的统治措施,推动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也使文化艺术发生明显变化,石雕狮子造型应运而生中原与边陲、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在石雕狮子造型上吸收借鉴局面。

   秦汉时期的石雕狮子处在一个交融期,汉代石雕狮子气魄深沉雄大,为中国特色的石雕狮子造型莫定坚实的基础。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显示王权之威严。大举营造宫室、苑囿、陵墓。虽然汉代之后没有秦兵马俑之壮观巨制但陵墓的装饰雕刻水平却在秦代之上西汉的统治者汲取秦王朝履灭教训,一方面采取轻摇薄赋、安抚百姓的措施发展社会经济,另一方面反击匈奴族的侵扰开辟了与西域和南方上海上的交流通道,促进了内地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外域国家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其间统治者崇尚“厚葬”的意识促进了陵墓石雕与画像石、画像砖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流行。《辟邪石雕貔貅》与《神兽石雕麒麟》的造型,为魏晋南北朝大型陵墓石雕狮子等动物造型薄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遗存的大量陵墓装饰石雕有着独特的地位。虽然此类装饰形式上沿袭汉代传统,但在造型的艺术水平和影响上远胜于汉代。这些石雕最著名的是现今南京、丹阳等地当时宋、齐、梁、陈等四国陵墓的30余处遗址的43件石雕(神兽)。这些体型硕大、傲视苍弯的神兽,承袭东汉时中、西方艺术互为借鉴触合的遗风石雕中的石雕貔貅、石雕麒麟与石雕狮子并列而称,汉代石雕狮子气魄深沉雄大,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成功地改进了狮子的形象,巧妙地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融进石雕狮子的造型中。这种文融之势,我们可以从东汉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石雕貔貅》与四川芦山杨君墓的《神兽石雕麒麟》造型中发现两者将狮子进行了神化而神化的旨意在于表达作者深刻的精神寄托,对于生者来说,驱邪避灾,永保平安;对于陵墓主人而言则象征权力与威力。因此神化后的石狮形象虽然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人化”。貔貅雕刻

汉代石狮子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由于原葬之风超过了前代,因此陵墓装饰雕塑得到了空前的重视。造型上恢复了秦汉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再渗进浪漫主义的情怀。达到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佳状态。石雕狮子造型达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最为壮观、雄健、高度成熟的阶段,成为后世石雕狮子的典范。最具代表性的石狮现存两处其一是(现今陕西咸阳遗址)唐武则天母杨氏顺陵的《立狮》,高达3米目视前方,威武无比。长啸于天地之间:其二是(现今陕西瞪泉县遗址)唐肃宗李享建陵《蹲狮》力量和权力的象征,石雕狮子高1.45米,强壮凶悍目光炯炯有神,姿态蓄势待发。这两座石狮一立一蹲,一动一静,气宇轩昂.堪称我国古代狮子造型精神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代表作,这两座石狮成为唐以后历代狮子造像的基本定制和官狮的原型。

   自宋代始,石雕狮子造型逐渐失去了阳刚大气的作风.而趋向阴柔之美的追求。南宋时雕凿的(四川大足北山)(文殊菩萨)其石雕狮子已失凶猛之势,与文殊菩萨配合默契:元代所铸上海豫园仰山堂前的狮子,装饰得十分华美;而清中、晚期以来的江南各处的石雕狮子更是大反汉唐作风,显得温顺可爱。昔日威武的守护神变成了身披彩带、足踩绣球、姿态昵人、笑口常开的“迎宾”。不但映照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人审美意识与价值取向上的重大变化。

石狮子

二、北狮”“南狮”各竟风流对中国石雕狮子造像中的北狮”“南狮”现象,这种区别是因时代的变迁客观存在的北狮”“南狮”自身独特的造型特色与审美价值各具特色。

北狮”“南狮”的形态约自汉代开始延续到明清。立于宫殿、官府、衙门、陵寝等处的石狮体型较大、气势雄伟,炫绍统治者、王公贵族显赫的地位与权力。唐武则天母杨氏顺陵石刻《立狮》高达三米,高大硕壮,目视前方这种崇高而完美的造型。后来成为我国“宫狮样”的典型,凡立于官府衙门或重要活动的大场合都以“官狮”形式出现。以显威展四方之意。北京故宫铜狮和颐和园的铜狮已达登峰造极之境地。

   “南狮”初见于战国,为民间生活或祭祀之图腾所用:汉代之后民间狮子舞已开始流行,但石雕的狮子仅止于官府,普通百姓不敢超越王权而私设石狮,明清之际,私家园林多为官宦人家所建,他们采取“移花接木”的办法.去掉狮子的“官”气.加上一些“市”气,变大为小.去凶为吉.拉开与“北狮”浑厚大气的差别.从形制上保留了官狮的大气而在装饰上添加了一些饰物使之更为文气.借鉴民狮的造型手法。因此,这一类狮子的造型特征介于北狮与南狮之间.成为向南狮的一种过渡。南狮的大大流行,使石雕狮子进入社会生活更广阔的空间.象征了社会文明和民族文化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现存南、北各处园林或私宅的石雕狮子,是艺术与社会、与时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重要表现。现存于重庆忠县石宝寨的望柱《狮子》.体现了明清文接时的造型特征,繁简适度。而且将官狮与民狮的造型作了适当的揉合.以使这一类造型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立于四川青城山山门的圆雌《门狮》,也将官狮作了较大的改造山西襄汾丁村的门枕石《狮子》用极为简洁的塑造手法.在媚态中保留了几分昔日的威严。

石狮子 石雕狮子花岗岩材料制作       

   而流行于洛川等地的栓马《狮子》刀法粗犷,小中见大,动静结合。体现了一种离超的中国式团块造型的整体驾驭水平。小巧而有大势,古拙而有秀气,刀法自由而不逾规矩,堪称“民狮”中的逸品。为现代中国民狮造型掀开了新的一页。

  民狮的造型与审美意识.高度体现了我国古代君民之别。体态一般较小,造型自由度大,装饰手法多样。现存于浙江、江苏、福建等省部分地区的石雌狮子十分明显的体现了这种民狮的造型特色。附下图:南狮

  这是江浙民宅或私家园林门口陈设的石狮:而南方的民狮不仅妩媚、而且装饰华美,将透雕的技法运用于绣球的表现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境地。概而言之.中国石雌造型经过“初始期”“文融期”、成熟定制期的演变:这种演变同时也是“官狮”“民狮” (北狮”“南狮”)各竞风流的历程 ,虽然变化曲折,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石狮造型璀灿的艺术之链.它们既展现了我国古代优秀的艺术传统.也启发和催生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创作。

作者:欧阳广彬  @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修订 于  2015-03-14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厂 (http://www.shidiao139.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道观石雕狮子的吉祥寓意
 
标签: 石狮子 石雕狮子
 

在线留言

留言内容
用户名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留言记录

    暂无数据
 
 
1366537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