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父子三庄寨”: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记忆

  • A+
所属分类:资讯
摘要

如今,大部分庄寨已毁,现存较为完好的还有152座。作为永泰特有的民间传统建筑,庄寨大多是就地取材的土木石结构建筑,被誉为“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永泰庄寨为数众多,“父子三庄寨”这偌大的家业算是独一份的。与土楼、土堡有别,庄寨讲究防御与居住性能并重。而在绍安庄,雕梁画栋并不多见,倒是生活与防御设施功能齐全,实用方便,是一座宜居宜守的庄寨。

据史料记载,永泰村始建于唐代,明代继续发展,清代几乎遍及每一个村镇,历史上共有2000多个。 现在,大部分村庄已被摧毁,尚有152个较为完好的村庄。 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有98栋。

壮寨是永泰独特的民间传统建筑,多为就地取材的土木石结构。 被誉为“令人震惊的江南乡村防御建筑,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的存续记忆,传统士绅文化不可多得的载体”。 。 永泰有很多村庄,“父子三庄村”这个庞大的家族企业是唯一的一个。 少安村是“父子三庄”之一,当地有“福建布达拉宫”之称。 位于东阳乡周坑村水头,距东斗村仅5公里。

永泰庄寨

周坑是北边的一个小边,四面环山,形似天坑。 两条溪流穿过村子,在村尾汇合。 山边的田野里,种满了青梅、李子; 山顶上种有茶籽树。 进村的时候,天空阴沉沉的,板栗树、李树刚刚盛开,开着白色的小花,看得人耳朵发亮。

因少安村建在村南土坡上,面溪背山,故有“福建布达拉宫”之称。 看上去就像一个高台,层层飞檐。 顺着缓坡拾阶而上,走向村前,“少安村”三个大字方方正正,有点“一览众生”、“小天地”之气概。 ”。 当初,村主花了六年时间打地基,砌门前两条溪流的鹅卵石。

少安村始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父子三庄”黄孟刚长子黄学树所建。 古义堂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60年),创始人为黄孟刚。 积善堂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三子黄学友一生​​的一大贡献。 古一堂和积善堂都位于永泰县下坝乡金安镇长湾自然村,距三庄村不远。

与土楼、土堡不同,壮寨注重防御性与居住性并重。 有句话说,顾一堂是个“村子”,因为他的能力太奢侈了,而“村子”的作用并不明显。 少安村雕梁画栋、青瓦罕见,但生活防卫设施功能齐全、实用方便,是一个宜居、安全的村庄。

少安村有前后三个入口,且三个入口落差较大,所以村内光线充足,视野良好。 墙高5米,随坡度起伏。 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16.5米。 奇妙的是,庄寨没有赛马场,高大的瓮城里只剩下斗形窗和射箭洞。 小厅堂和宫殿的开口因此被扩大,阳光可以从村墙上凿出的斗形窗户直接获得。 没有了老房子那种“阴森”的潮湿,感觉很舒服。 少安村到处都是通透的,连接前楼、联排屋、花楼的内廊比其他村子宽得多,拐弯处还有足够的公共空间。

庄寨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两个三层瓮城,里面的空间也很宽阔。 至于细节设计的巧妙,从现场演示中就能一窥端倪——厚厚的红木圆桌放在一旁,无意中以为是一盏闲置的灯,结果两个村民搬走了方桌,用了它作为整体的阳台,真是“闲时忙时用”。 西南两侧瓮城地下室还挖有月牙形井一口。 河水清澈、潺潺,长久不竭,可经受长期围攻。

永泰庄寨

荒城的三层窗框采用整块桧木作为屋架,上面铺上稻草,上面覆盖厚达1米的泥土,可以抵御火灾的袭击。 柏木的外皮还没有剥落,一百多年过去了,其外观与刚砍伐的行道树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设计细致入微,就像给梁上加了一层雨衣,既保护了墙体不受雨水侵蚀,又减少了外墙的层次感。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