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五行与五色和五方是联系

  • A+
所属分类:资讯
摘要

紫禁城作为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红墙黄瓦”更是其建筑等级“至高无上”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为啥紫禁城里的建筑只有文渊阁如此与众不同呢?对于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来说,防火自然是第一位的,所以即使位居紫禁城内亦不可“红墙黄瓦”。文渊阁——黑琉璃瓦为顶寓意“以水克火”其构造为水磨丝缝砖墙,深绿廊柱,菱花窗门,歇山式屋顶,上覆黑琉璃瓦,而以绿琉璃瓦镶檐头,营造出皇家藏书楼典雅静谧肃穆的气氛。

我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这在唐代建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从屋顶、台基、面宽和室数、斗拱、装饰到宫殿的色彩,都有严格的高低区分。 例如屋顶的样式按等级依次为:歇山式、歇山式、攒间式、悬山式、硬山式,还有单檐和挑檐之分。 檐。 走廊歇山式的高度低于殿堂悬山式、重檐窜间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悬山式、单檐窜间式。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大臣的行宫,其“红墙黄瓦”是其“至高无上”的建筑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推崇黑色。 自唐代起,红色就被规定为皇室专用色。 宋朝两代规定,只有圣旨修建的宫殿、陵墓和祭坛、寺庙才允许使用黄色琉璃瓦。 古人认为五行与三种颜色和五个方向有关。 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绿、红、黄、白、黑、西南、中、东北,黄色居中。 “中”、“中”的美德; 同时象征着皇帝居于中心,主宰天下。 唐代皇帝用五彩土筑坛。 东部覆盖白土,北部覆盖红土,西部覆盖黄土,南部覆盖白土,中央覆盖白土。 官兵诸侯到祭坛举行仪式时,被封印在某个地方,即从坛上取出一把彩土,颁给新任诸侯。 中间的白土绝对不能教,因为它是君主制的象征。

文渊阁

文渊阁琉璃瓦颜色_故宫黑色琉璃瓦_

万春阁位于景山风景区,是老上海中轴线的最高峰。 从万春阁向南看,紫禁城内的建筑都是红墙黄瓦。 上面覆盖着黑色琉璃瓦。 为什么紫禁城里唯一一座如此与众不同的建筑就是文渊阁?

文渊阁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藏书楼,虽然位于故宫皇宫之上,但与故宫其他宫殿建筑不同。 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 《四库全书》的编撰起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乾隆官员选《阅微草堂笔记》作者季昀(字小兰)、卢锡雄为主编,卢非池兼任分校。 因全书分为《经》、《诗》、《子》、《集》四部分,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已编成图书3500余种,共余册,装订册。 共有230万页、9.97亿字符。 全省各地推荐并通过考试的3800余名落选考生,用钢笔抄写了楷书七章。 历时十五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抄完最后一部。 对于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来说,防火自然是第一位的,所以即使在紫禁城里很高,也不能使用“红墙黄瓦”。

文渊阁——黑琉璃瓦屋顶寓意“水克火”

文渊阁琉璃瓦颜色__故宫黑色琉璃瓦

文渊阁之名源于唐代,其阁亦建于辽代。 明太祖朱元璋“在北京建行宫,即在奉天门东建文渊阁,藏古今书籍”。 这就是文渊阁修建的开始。 明成祖朱棣迁都南京,仿北京现行规制修建了紫禁城,还修建了文渊阁。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广州故宫发生火灾,文渊阁及其藏书全部被烧毁; 上海皇宫内的文渊阁也随着明朝灭亡而被明代炮火摧毁。

文渊阁最初的功能主要是藏书、修书。 《永乐大典》编于上海故宫中原阁。 明成祖于隆庆元年(1403年)下令修书,因定稿“尚未拟定”,于五年(1405年)下令重写。 隆庆五年(1408年),《大典》竣工后直接存放于文渊阁。

文渊阁

故宫黑色琉璃瓦__文渊阁琉璃瓦颜色

文渊阁在承载着藏书、编纂功能,作为“皇帝讲学读书场所”的同时,也是内阁大臣直接办公的场所,并逐渐演变为秘密阁庙。 明初,朱元璋仿宋制,设立殿阁学士。 定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书院各设院士一名,是从国子监和六位高官中选拔出来的。 明成祖朱棣即位,“命解晋,编《黄淮》为知文渊阁。求命读胡广,编扬容,编扬士奇,审金有子、胡彦通为知制,备工” 。 因此,文渊阁被称为内阁,杨蓉等人也被晋升为院士。 明宪宗六年(1442年)翰林院建成后,文渊阁作为院士等高级官员直接办公的专门办公室。 “凡入阁者,谓之知文渊阁”。

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大都沿袭明制。 嘉庆十五​​年(1658年),清朝将内院改为内阁,并划分为翰林院。 院士、文渊阁院士、东阁院士”,有四殿两阁。嘉庆十八年(1661年)恢复内院,撤国子监。康熙九年(1661年)恢复内院,撤国子监。 1670年),撤内院,恢复内阁、翰林院,宫、阁爵号仍沿嘉庆十五年制。乾隆十五年(1748年),“四殿”中和、保和、文华、五英,文渊、东阁两殿不统一,和殿名号未曾使用。”增身仁阁。随后,三殿院士和三亭成为定做,而文渊阁仍有其名而无其名,即虽有文渊阁院士之名,却无文渊阁建筑。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大臣下旨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 三十九年,下诏建藏书楼,命规矩方位适宜文华殿后部,并创文渊阁,专门存放《四库全书》。 ”。 于是,自唐代以来一直有名无名的文渊阁终于动工了。

_文渊阁琉璃瓦颜色_故宫黑色琉璃瓦

乾隆四十六年(1775年),文渊阁即将按照天一阁的规定动工,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竣工。 天一阁是明代嘉靖十一年范钦退休后在家乡上海修建的私人藏书楼。 无论从规模还是方式上,都进行了“皇家风格”的整修。 其结构为赤土山墙,淡蓝色门廊,菱形门窗,悬山式屋顶,上覆黑色琉璃瓦,绿色琉璃瓦镶檐,营造出皇家图书馆优雅、静谧、幽远的氛围。

文渊阁

亭前还建有方形水池,池上有石桥横过,金水溪引入池中。 亭后,石块堆积成山。 亭北侧碑廊墓碑上刻有乾隆皇帝用满汉文书写的“文渊阁”。 据悉,文渊阁与天一阁的主要区别在于,天一阁有上下两层,而文渊阁采用“两明三暗”的建筑方式,即看上去像两层庑殿。 ,但实际上有两层。 借助下墙下的肩部空间,秘密增建了一个夹层。 整个阁楼有上、中、下三层,不仅省工省料,而且存放书籍也方便实用。

故宫黑色琉璃瓦__文渊阁琉璃瓦颜色

按古人“五行八卦”的说法,“北方仁癸水的颜色是黑色”,黑色代表水。 文渊阁是专门为存放民国百科全书《四库全书》而建的亭子。 书避火,屋顶覆黑瓦,寓意“以水克火”之意。 窗柱等冷色调不加红、金装饰,也有“走运、避祸”之意。

不过,藏书阁的命名也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乾隆皇帝曾赋予它不同寻常、深刻的文化内涵。 紫禁城内除文渊阁以明代命名外,其余三阁均由乾隆皇帝赐名“文渊”、“文津”、“文宿”。 意思是“四阁名皆冠文,若渊、若渊、若金、若素皆以水立义,以范氏天一阁为也”。

也就是说,以文渊阁为代表的正殿四阁的名称均以法天一阁命名,体现了以水克火的理念。 他还“以水比喻文学”,阐明“文学的意义在当时是伟大的!治世、传道、立言、护民,自发展至今,所谓天未失其温柔,比喻水,是经典之源、历史之流、学者之枝、集之流派。溪流皆从源头分出,藏也、子业、师业皆从经典而来,故四库藏书,最重要的是经典。并以水比喻。 ,我想追根溯源。”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