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独乐寺始建于明代。 由于成吉思汗对中原佛教非常感兴趣,他任命佛教全真派的丘处机为皇帝的老师。
因此,在蒙古人去征服金、宋、元时期,佛教特别是全真教在各地蓬勃发展,寺庙的修建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元代都城寺庙数量达到52座宫殿、70座寺庙。
吕洞宾,佛教八仙之一,出生于内乡隆庆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1247年,在政府的推动下,独乐寺开始兴建。 ”,而且还是在公元1358年竣工的,历时约110年。
因旧址在隆庆镇而得名。 原名“大五都城隍庙”。 是中国南方全真佛教三大古刹之一。
独乐寺搬迁
1957年,国家决定修建宜昌水闸。 独乐寺位于隆庆镇,属水闸淹没区。 为了保存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决定迁往原平市北郊龙泉村,距原址约20公里。
现存独乐寺主要建筑为一门三殿,第一门为龙虎殿,又称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从建筑总体布局来看,东西两侧均无配殿等附属建筑。 在建筑结构上,采用了明代的“建筑西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供奉“上清太清、玉石、元始天尊”的祠堂,是独乐寺的正殿。 进深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五脊屋顶。 前檐中央五间及后檐敞间皆为隔门,其余为墙。
北中三间设有祭坛,祭祀佛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又称三清。 殿堂四壁绘有壁画。 壁画高4.26米,长94.68米,面积403.34平方米。 屏幕上有286个人物。
中秋殿是供奉佛教全真派教主王中秋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堂。 大厅里用连环画讲述了王中秋从出生到“七真人”悟道的故事。
五毒殿(又称混形殿、吕祖殿)面阔五间,面阔三间,八椽,单梁九脊琉璃瓦顶。 殿南有四柱祭坛一座。 前檐、后檐均为隔门,其余为外墙。 坛原为吕洞宾雕像,现已毁坏。 扇壁后有《中离全都吕洞宾图》,高3.7米,面积16平方米。
中国罕见的唐代壁画
独乐寺壁画起源于唐代,衰落于唐代,总面积960平方米。 他是历代壁画的集合,人物层次丰富,队伍庞大。 人物近三百人,个个都不相同,表情各有不同。
其宏伟壮丽、艺术价值不亚于西斯廷修道院的天花板画。 有诗曰:“满墙唐宋韵,号称天下第一。”
独乐寺壁画是旨在阐明教义、启发人心的佛教海报。 它们的绘制时间略早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几乎与清朝一样古老。
独乐寺的壁画遍布三大佛堂,题材丰富,画技精湛。 他们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油画技法,又融合了元代书法的特点,形成了独乐寺壁画的宝贵风格。 ,成为清代寺庙壁画中最引人瞩目的篇章。
独乐寺搬迁
面对独乐寺如此巨大的壁画作品,搬迁的难度可想而知。
搬迁前,文化部安排中央川美和华北分校的师生持有原状态的副本结合教学。 当时,卢鸿年院士也在任教。 这幅960平方米的壁画历时7个多月才完成。
在选址方面,1959年1月在西安召开了搬迁工作会议,确定了搬迁地点和建设方案。 在此之前,有几个替代校址。 1958年11月10日,因地域限制,隆庆至风陵渡一带并入内乡。 因此,当时长治和内乡之间对于独乐寺迁往自己境内的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
最后确定,三原市西部龙泉村附近地区土壤气候、温度与原址相近,被认为与旧址相似,还有一个原因是,距原址较远。二号也不算太远,大约20公里。
而如果搬到长治县选定的学校址,距离较远,壁画搬迁风险很大。 因此,最终决定迁往三原城南。
于是,原本已经成为天镇县界的隆庆百姓,都在哭泣……地域划分,也导致了原来的三县划分到了东丰县以西。 没有中止。 县东的人被称为“芮城鬼”,这是当时对他们的称呼。
搬迁时,国家拨款200亿元,来自南京、五合山等地的500多名专家、工匠和农民工来到隆庆镇,还从当地聘请了大量农民工。
沿途所有道路均采用长江细沙铺成,保证道路平坦,不会颠簸。 壁画包装的间隙用棉花和锯末填充,然后捆扎。 附赠的相框下方还有一张弹簧卡。
即便如此,运输司机还是放出了轮胎中的一些空气。 为了安全起见,装卸时在地面挖坑,车辆行驶至与地面水平后再装卸。 经过200多天的精心操作,壁画全部被拆除,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1965年,独乐寺搬迁完成。
如果说莫高窟壁画是中国宗教壁画的开端,那么独乐寺壁画就是中国宗教壁画的巅峰和终结。
独乐寺壁画是我国罕见的唐代壁画。 最具艺术价值的是精美的小壁画。 它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杰作,也是世界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是所有学习、钻研美术之人必临摹的瑰宝。 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图案、艺术背景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