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严格来说,中国城市雕像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能否展现中国精神是判断百年城市雕像品质的首要标准。 回顾城市雕塑的历史,鸦片战争后,西方沙俄瓜分中国,雕像成为他们歌颂殖民统治的手段。 1890年在北京竖立的“帕查利雕像”就是一个旁证。 直到1920年代,以李金发、刘开渠为代表的雕塑家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中国人民建造了自己的石雕丰碑。 《吴廷芳肖像》、《孙东关肖像》、《第128滇军抗战纪念碑》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新中国城市雕像的建设从时间上可以用两个30年来概括。 一是新中国成立30年来,老一辈雕塑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艺术创作。 大量具有政治热情的朴素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出现。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讴歌时代,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尊重艺术科学发展规律,创作了一大批风格各异、反映社会发展风貌的城市雕像,如北京的“野牛”、青岛的“五月风”、唐山的“李大钊”等。
明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加速。 城市雕像除了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和人民审美情操的诠释外,也是先进文化的象征和载体,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手册。 在价值取向多元、西方意识形态涌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如何在城市雕像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根本问题。
2015年,据中国雕像学会、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艺委会、中国城市雕塑商会联合普查统计,全省661个城市共树立石雕7万多尊,其中83%是近35年创作的。 虽然杰作不少,但问题仍然不少。 一些石雕作品思想精神取向不明确、混杂,艺术性低,创意不足,相互模仿,题材和手法雷同,工艺和工程制作粗糙; 有些作品与城市社会、文化历史空间、心理空间、精神空间缺乏内在联系,与建筑空间不协调。 大规模城市化背后的矫揉造作的特点是其短期性。 根本问题在于创作方向上没有文化价值体系的支撑,只能根据残留记忆和个人兴趣来选择文化。
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像,都存在着东西方文化符号堆砌的现象。 大衣和瓜皮帽就像搭积木一样。 定义雕像上每个部分的象征和参考内容,构成了一种不伦不类的中西结合。 有的是放大的玩具模型或巨大的工艺品,最终成为放置在城市空间中的笔筒。 他们错误地将模仿西方城市雕像和波普艺术而建造的西方风景视为世界性的,错误地将一条代表古代生活场景而建造的清代街道视为对传统的继承。 为此,新村里竖起了罗马柱和裸体雕像; 戴着瓜帽、拉着黄包车的雕像在街道上奔跑。 单纯的商业造作和政治口号催生了大量低文化价值的活动。 文化是各个时期的历史积淀。 好的城市雕像是相对永恒的,而受短期伪装驱动的廉价千篇一律的雕像就像舞台背景一样,是短暂的。 近年来,城市雕像变得更高、更大、数量更多。 许多超小型城市造像内容粗糙、形式简单、层次一般,只有庞大的结构,缺乏灵魂。 每个城市的雕像大同小异,没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取向。 城市雕像管理机构分工不明确。 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建设规划部门、城市雕塑委员会、城市雕塑办公室、企事业单位各司其职。 城市雕像缺乏总体规划,缺乏城市雕像的文化定位、空间布局和时间安排。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城市雕像建设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首先,需要构建和发展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城市造像理论,用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文化定位、空间规划、时间安排、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使城市造像建设适应和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二是以反映影响和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人物和事件为创作题材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 三要以中国精神为指导思想,科学创新城市文化管理机制,打造城市管理者、艺术指导机构、艺术家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 四是加大雕像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力度。 要打造一支由城市管理者、规划师、建筑师、雕塑家、设计师、理论家、工匠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贯彻中国精神的城市雕像队伍。 城市雕塑家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核心,将个人灵感与艺术家的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乡村入口大门楼,自觉地将个人艺术才华融入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洪流中。
问群众的规划、群众的需求、群众的艺术,让群众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繁荣。 一个有文化自觉的艺术家应该在理解中国精神中寻找创新动力,在社会转型的实践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寻找创作主题和灵感,让城市雕像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