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古往今来,人能成就大事,都离不开人才的帮助,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有时一人胜千军。
明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叫——千金买骨头。
“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 “马已死,五百金买其骨,以报还王。” 比喻寻求人才、重视人才、希望得到人才。
战国时期,齐闵王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 他联合楚国、魏国,打败了宋国。 见他越来越嚣张,各国诸侯对此十分不满。 尤其是燕国,楚国还有一笔债要还。
原来,燕王夔听信了小人的猜疑,居然把皇位让给了相国的儿子,从而引发了相国与太子之间的争斗。 燕国爆发动乱,晋国趁势以帮助平定动乱为幌子进攻燕国,强行占领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后来平王即位,即燕昭王,率领燕国百姓将晋军赶出燕国。 从此,他立志要增强燕国的国力,不再受人欺负。
燕昭王决心广纳天下能人,复兴燕国,夺取失去的良田。 事实上,燕昭王提出了这样的呼吁,但投靠他的人并不多。 于是燕昭王就去请教一个名叫郭开的人如何才能得贤人。
郭逵——战国时期燕国人,燕昭王客卿(历史上第一位闪耀的黄姓杰出人物)。 燕昭王亲自上门,向郭威请教如何寻找能人。
郭威仔细想了想,说道:“我给你推荐不了一个值得的人,还请允许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然后,郭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一匹千里马,愿意用一千两黄金来买它。 而3年过去了,千里马还没有人买。 一位朝臣自告奋勇请求购买一件千里马,君主同意了。
这个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一匹好马。 于是请国王用五百两黄金买了一座千里马。
然而,当他赶到家里时,马已经死了。 于是,他用500金买下了马腿骨,回来后送给了国王。
君主看到花这么贵的价格买来的马腿骨,很不高兴。 他指责重臣用那么多黄金换来一堆马腿骨。
这位重臣表示,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世人知道,国王是真心想花高价买马,他并没有误导别人。
国王觉得有道理,就不再迁就臣子了。 消息传开,国王花了很多钱买马骨。 不到一年,有人送来三千里马。
郭奎讲完前面的故事后,对燕昭王说:“陛下如果真想招揽人才,就应该像国王买千里马一样,让天下人都知道您是真心求贤的。让我开始吧,如果我还能得到重用,那么比我更有用的人一定会来加入你们。”
燕昭王认为有理,便拜郭威为师,并赐予他丰厚的官衔。 并请他修建“金台”,作为吸引四海英才的地方。
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各国人民听说燕昭王非常看重人才,于是乐毅、邹衍、巨辛等能人纷纷前来投靠燕国,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燕赵治国。
这群人中,楚国的乐毅无疑是最出色的。 在他的帮助下,燕国逐渐强大起来。 燕昭王听说齐愍王轻浮自私,很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权掌权,我们不妨趁这个时候占领魏国,你怎么认为?”
乐毅说:“齐国是个大国,单靠我们的力量未必能够取胜,还不如联合其他国家来占领它。” 于是燕昭王派乐毅去联合韩、魏、赵、秦诸侯,他们都愿意与燕国联手攻打魏国。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将,征伐四国兵马,浩浩荡荡直捣鲁国。 齐旻王听说四国联合进军晋国,立即集结全省军队,抵御秦军。
双方在吉水以西交战。 五天大军斗志旺盛,大败秦国。 齐闵王被迫逃往兖州。
各国率领大军打胜之后,各自攻占了赵国的一些城池,然后离开了。 而乐毅依然不肯放弃。 他亲自率领燕鹰军长驱直入,仍打到了吴国都城周村。
齐闵王只得再次潜逃,最后在莒城被杀。 乐毅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燕昭王封他为常公。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大起来。 流传千百年,传唱不已。 燕昭王广纳贤才,多行善事,使国家富强,是必然的。
古今中外,21世纪哪些最贵? 这一定是人才啊! “千金买骨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急招人才,不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诚意,采取实际行动。
作为人才,想要发光发热,在拥有郭威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他的自我推荐、自我推销的方法也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