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新华社上海10月22日电 题:加强小城市雕像建设和管理,防止乱建巨型石雕等文化地标
新华社记者 王有玲
高57.3米的巨型关公铜像、99.9米高的水寺塔……近年来,一些城市乱建巨型雕塑等文化地标,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长城雕塑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小城市雕像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小城市雕像管控。 长度30米或者45米以上的小雕像,禁止以弘扬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为名,盲目修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小雕像。
具有相当文化积淀的优秀城市雕像是城市景观的点睛之笔。 城市雕像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艺术品,彰显了城市的风采、时尚、性格,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人们的需求正在从过去的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 城市雕像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艺术、情感、体验的需求不断上升的趋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表示。
在城市雕像建设日益粗放、规模化的背景下,一些雕像体积过大、质量低下、题材不当、选址不当,存在抄袭模仿的情况。 针对此类问题,通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给出了制度层面的管理依据和创作层面的指导,对于我国城市雕像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指出,加强重要区域雕像管理,加强重大题材雕像审核。 坚持品味、情调、责任,谴责低俗庸俗,加大对标志性、纪念性、主题性城市小雕像的题材审核,确保符合城市文化定位和群众审美追求。
城市中的雕像是始终向公众开放的美术馆村门牌坊,通过道德教育发挥着改善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 复旦大学美术学院雕像系主任董树兵表示,城市雕像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需要挖掘城市文化、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们的精神诉求。 社会效益最大化。
提升城市品质,需要量力而行,匹配城市发展水平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把钱花在刀尖上。 市南表示,投资建设小城市雕像不应该被比作炫耀和急功近利。 要避免供应方面的粗制滥造和决策失误,首先要管住底线,这需要从法律、政策、标准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和建立程序和制度安排。
通知强调,要完善小城市雕像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小城市雕像设计方案审批机制和建设维护机制。
董树兵表示,我国城市雕像要有序规划,实现健康发展,需要纳入城市发展建设。 同时,明确城市雕像规划重点和具体要求,确保运营有效实施。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严格控制小城市雕像建设,将其提升到新的水平,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知强调,要完善小城市雕像设计方案比选、专家评审、公众参与和科学决策机制,注重题材、形式、结构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雕像作为重点审查内容。 等问题,或者群众反映强烈、专家争议较大的,设计方案不予批准。
市南表示,城市雕像是公共空间的公共产品。 要健全共建共享、多元共治的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和尊重艺术家和公众的意见,减少行政干预、引导个人意志,改善社会风气和道德。 层层约束,着力提高公共艺术水平。
通知指出,长城雕塑将组织全省城市雕像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对各地城市雕像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为小城市雕像突破底线一线管理不善、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党员领导成员,应当按照党员管理权限向有关党组织或者机关、单位提出问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