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引起全球热议的熊猫丫丫终于要回到中国了。 大熊猫作为我国独有的物种,至今仍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对象。
那么,熊猫是如何从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神秘怪物一步步成为外交使节的呢?
本期@义史为野,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熊猫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人给它们起了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书经》称“皮”,《毛氏》称白皮(pi),《峨眉山志》称“貔貅熊猫”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貘...
武则天听说后,赐给美天武帝两只“白熊”和70件毛皮。 据说这只白熊是大熊猫。 可以说,熊猫外交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明朝末年,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所谓探险家打着说教的幌子,搜集中国的动物、动物、矿产、文物、地理等资料。
正是在这个时候,大熊猫被外国探险家所认识。 1869年,希腊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牧师第一个采集了大熊猫标本并将其运往欧洲。 西方世界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西方很流行。
此后,多位西方探险家来到中国狩猎、猎杀大熊猫。 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首相罗斯福的两个孩子。 他们拔枪砍死了岳西县一只大熊猫。 他们制作了一个标本并将其带回英国。 。
随后其他国家的猎人来到中国猎杀大熊猫,并将其送到博物馆展出。
然而,展示的标本越多,西方人就越想捕捉活熊猫。
1936年,英国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莱斯在重庆庐山地区捕获一只幼年大熊猫,并以土狗的名义过关,前往洛杉矶。
她给这只熊猫取名为苏林,这是西方人第一次看到活体大熊猫。
苏林的成功再次掀起了狩猎大熊猫的高潮。 1936年至1941年,仅英国就从中国带走了9只大熊猫;
1936年至1938年的三年间,有“熊猫王”之称的瑞士人丹吉尔·史密斯竞标9只活体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爱尔兰,其中一只被命名为“明”的大熊猫成为二战巴黎爆炸期间安抚法国人心的吉祥物。
不仅是狩猎,抗战期间,为了获得西方的援助,政府还向西方国家派遣了14只大熊猫,这也开启了熊猫外交的先例。
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以往外国探险家、猎人猎杀国宝的局面,国家也建立了保护区来保护大熊猫。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韩后,中国从日本交换了两只大熊猫,再次在西方掀起了熊猫热潮。
整个20世纪70年代,大熊猫作为中国外交的代表,被带到了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
据统计,1957年至1982年,中国共向9个国家派遣了23只大熊猫。
他们是前南斯拉夫2人(平平、安安),朝鲜5人(丹丹、三星、琳琳等),美国2人(零陵、星星),日本4人(朝鲜兰兰、康康等)。 1970年代,80欢欢和菲菲),法国2个(妍妍和李莉),英国2个(佳佳和晶晶),联邦日本2个(甜甜和孩子),墨西哥2个(盈盈和贝贝),西班牙2个(邵少、强强)
20世纪80年代,中国停止了向国外派遣大熊猫的做法,并开始了众所周知的“熊猫租赁”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中方将从外国植物园短期租用大熊猫,对方支付租金。
1984年纽约亚运会上,上海植物园的永永和迎欣在半个月内为国外带来了30万日元的外汇。 要知道当时上海植物园的年收入才1万港币。
如此巨大的利润,直接推动了国外植物园租赁大熊猫进行展览。 为了吸引游客,许多大熊猫被迫学习杂技和表演。
但这些做法直接影响了大熊猫的繁育,违反了《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此后引发了野生植物保护组织的示威和谴责。
我国也听说这些做法急功近利,于是果断叫停了这些大熊猫租赁展示项目,改为“大熊猫合作繁育项目”。
该计划规定,中国可以向外国租赁一对大熊猫,期限为10年,外方每年需向中国支付100万港元。 而2岁至4岁的大熊猫儿童必须返回中国,并返回大熊猫家族。
目前,世界各地植物园的大熊猫基本都遵循这些计划,日本孟菲斯植物园的亚亚也走出了这个计划。
回顾这段熊猫历史,或许也是在回顾我们中国的发展史。
八十年代的熊猫人雕像,我们太穷了。 198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94港元。 纽约亚运会那一年,中国的人均GDP仅为251港元。 当时,日本人均GDP为17100港元,是中国的68倍多。
到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仅为12,600港元。 当时,国宝大熊猫的展览可以为我们带来数十万港元。 可以说,每一毛钱都非常重要,而这笔钱也成为了我们研究和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支撑。
2021年,我国宣布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将达到1800只以上,大熊猫威胁级别由濒危降至易危。 可以说,我国野生鸟类的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好。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以“迎新”、“永永”为代表的20世纪80年代出国赚钱的国宝们!
如今,我们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的甜蜜国宝不再需要表演杂技来赚取外汇,这也是熊猫丫丫受到如此多关注的原因。
现在丫丫即将回国,希望丫丫能在中国度过美好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