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宋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建立了首都长安和东都咸阳。 两个城市都有大型宫殿、官方办公室和寺庙。 大明宫始建于公元634年,位于长安城外西南龙首平原上。 它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城市。 宫殿内的宫殿中,以中轴线南端的外廷最为雄伟,代表着古代建筑的巅峰。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 它以龙首山为基础。 如今,只剩下距地面十几米的旧址。 殿面阔十一间,殿前有一条长75米的龙尾道。 左右两侧又建香鸾、栖凤两阁,以曲廊与含元殿相连。 这座平面呈门形的巨大建筑群,楼阁矗立于砖台之上,龙尾路向前延伸渐减,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古朴的建筑风格。
大明宫的另一组华丽建筑——临德殿,是唐代皇帝宴请臣子、观看杂技舞乐、举行佛教仪式的地方。 这座宫殿位于大明宫东北高地上。 由前、中、后三座亭组成。 面阔十一间,面阔十七间。 其面积约为清代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2、斗拱巨大,飞檐深远。
例如佛光寺大雄宝殿(材料高31cm,材料宽21.5cm,材料高13cm,材料高宽比3:2,高高加起来6分,比宋代其他资料略小)
须弥座的总高度、平檐柱的高度、须弥座的高度,约等于柱高的1/2。 尺寸非常惊人。 又因为有巨大的筒瓦悬挑,檐口长为柱高的0.7,差不多,而且只是一根椽子,没有飞扬,为什么会有四面覆盖的感觉。
不过,低档建筑中的砖雕规模却没有那么惊人。 例如唐代广仁王庙(高21厘米,宽13厘米,高8厘米,约相当于宋式五级木)。 据估计,五层砖雕的高度约为72厘米,远不如佛光寺大殿的铺砌雄伟。
3、电梯升降平缓,屋顶整体感觉更加宏伟、威严。
宋代建筑的屋顶轻轻折叠,四翼伸展,然后高度逐渐增加。 整个屋顶只在平或中平位置翻折,是早期建筑中常见的两段椽屋顶。
九折:所谓九折,包括“九”和“折”两部分。 “吉”是屋脊与风梁的高差(无廊柱时,是屋脊与屋檐的高差)。 它是屋顶部分的折线。
4、彩画繁简适当,常用红、白。
宋代彩画繁简得当。 参考唐代太子懿德墓壁画图像。 柱、额、栏杆、门、窗、栏杆均为黑色,斗拱、墙壁为红色。 可以看出,通常以橙色为主,搭配土红色。 和朱红色。 现存古建筑的柱、额、梁、椽多为白色,衬以白墙。 在南佛寺、佛光寺,常在红色斗拱的侧边画黄色凹形,称为“燕尾”。 ,并在白色栅栏上水平画出一些黑点,接近串珠图案。 佛光寺大殿的地面也涂成土红色。
张掖古代壁画中佛寺墙壁上所画的彩绘基本上都是这些颜色,但中唐以后的洞窟内部,如第197窟西廊顶所示,画板的底色是黑白的,中间有一到六幅画。 花瓣如花,洁白的枝条上画着两朵五瓣花,远比外檐华丽。
5、庑楼屋顶不推山,主脊较短。 主脊约占外墙正面投影的1/3。
最早的推山例子是开山寺的大雄宝殿,唐代时已日渐衰落。 宋代《建筑西式》规定:“如由八椽五开间改为十椽七开间,两端各加脊三尺”。 这将很快奠定推山在硬顶建筑中的地位。 但直到清朝中叶才普遍出现。 申请。
推山:所谓推山,就是将四根山脊的顶部连接到两侧,使山脊形成平缓的弧线。
目前,中国仅存元代木结构建筑4座,其中广东3座,湖南1座。
他们是:
南佛寺大殿(唐建中五年)
佛光寺东配殿(唐大中十一年)
广仁王寺大殿(唐大和五年)
开元寺钟楼(宋代)
总体来说,清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雄伟、严谨、孤立。 现存的木质建筑材料体现了明代建筑艺术加工与结构的统一。 须弥座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处理,都让人感受到预制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的内在联系,达到力的平衡与美的统一。 色彩淡雅明亮,屋顶舒展远方,木门古朴朴实,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这是宋元明清建筑中不易发现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