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 A+
所属分类:资讯
摘要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文化在今天遇到了传承的危机。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在当代遇到传承危机?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用创新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内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

QQ20180215-203506

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已经到来。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引发各种有关习俗的讨论。 无论我们如何讨论,许多传统习俗早已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人对传统习俗的衰落感到愤怒,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并不重要。 这体现了现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心态。 明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资深院士、长城木雕史系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建雄的这篇文章《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什么是传统文化

要分析弘扬传统文化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常常把过去存在的文化称为传统文化。 看来不是。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曾引用《史记》中的一句名言,“百里风不同,千里风俗不同”。 “百里异风”是指两地相距百里,“风”就会不同,两地相距千里,“风俗”也会改变。 可见,“风”与“风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我看来,“风”指的是时尚、流行。 虽然传播速度快,但存在时间短、范围小,影响有限。 比如去年流行这款校服,今年流行那一款,不知道明年会流行哪一款。 这就是“风”。 “文化”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低俗”相对稳定、存在时间相对较长、范围相对较大、影响相对持续。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流行一时,然后就过去了,而前者则常年存在。 当某种“习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时,它就逐渐成为一个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例如,在唐代的中原地区,人们的服装一旦形成了基本的图案,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就是“习俗”。 对于同一种款式的服装,有些地方的人喜欢这些颜色,有些地方的人喜欢那种颜色。 这就是“风”。

葛剑雄谈地域文化__兴义传统小吃文化

“习俗”如果延续下去,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就会成为一种传统,往往体现在观念、制度、理论甚至信仰中。 传统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是主流。 因此,并不是所有过去存在的文化都可以称为“传统文化”。 明天我们要讲的“传统文化”应该是过去的主流文化。 它常年存在,被大多数人认可,但发挥着主要作用。

危机源于生存基础的丧失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前所未有地重视传统文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弘扬上遇到了危机。 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遇到挑战,发展得很好,就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推广。

传统文化为何在当代遭遇弘扬危机? 因为它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基础。 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社会,其经济是小农经济,相应的文化是农业文化。 明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 原有的农业文化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因此,过去的农业文化明天想要维持下去将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原来孔子教导年轻人“父母在,勿远游”。 意思是说,如果你的母亲没有早逝,作为孙子,你无论读书还是工作,都不能离家太远。 这句话在唐朝是非常正确的。 由于交通不便,送信困难,如果孙子们离家太远,一旦母亲生病或临终,就很难及时赶回来。 而且以前没有社会保障制度,母亲主要靠母亲赡养和服务。 如果他们的妻子不在身边,谁来照顾他们? 据悉,在农业社会,人们可以就地生产、生活,无需远走他乡寻找工作。 所以,“父母在,勿远游”的教诲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人们应该切实遵循。

_葛剑雄谈地域文化_兴义传统小吃文化

那么,明天我们将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你还能遵循“父母在的时候不要远行”的教诲吗? 首先,没有必要。 现代社会的通讯方式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相互联系。 很多人家里都安装了摄像头,拿起手机就可以看到父亲家里发生的事情。 如果母亲得了癌症,孙子们可以乘坐客机、高铁、汽车,迅速赶到母亲身边照顾母亲。 其次,当今社会,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母亲。 例如,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必须在大学里教书。 如果我不离开妈妈,我总不能把学院搬到我家附近吧? 我们的国家需要人们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 这些工作有多少是母亲做的? 如果要求孙子们留在母亲身边,没有人会做很多工作。 所以,当我们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就没有办法去违背“父母在,勿远游”等许多传统文化观念。

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过去正确的文化观念明天可能就不再正确或仅部分正确。 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除了中国。 各国的传统文化都在发生变化,但变化的速度或快或慢。 四十年来,当代中国发生了三千多年来未曾发生的变化。 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大多早已发生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消失。 因此,处于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促进危机。

当务之急是先救人

因为我们面临危机,所以我们需要推动它。 明天,我们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我认为“传承”分为“传承”和“继承”两部分。 “传”的意思是记录、保存、延续。 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传承”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它的原汁原味。 “通过”的本质是尽可能地延伸,让它尽可能地符合原来的内容。 “通过”是无条件的。 无需做出选择,无需考虑有用与否。 尽量先保存下来再谈。

如果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无条件的,那么有人会问,落后、保守甚至反共的传统文化是否应该保护? 还保护。 举个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这样一个罪恶的地方要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和保存呢? 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这座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将无法通过它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了解人性有多么邪恶。

葛剑雄谈地域文化_兴义传统小吃文化_

为此,我们必须尽力保护传统文化。 这与保存下来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悲观的、对的还是错的、好还是坏无关。 其实首先要保存,让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比如,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那里的老百姓比较穷,买不起新房,只能搬到这些古建筑里去。 所以,古建筑被保留下来了,这些保留都是无意识的。 但随着农民变得富裕,他们会拆旧建新,无意识地保护古建筑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因此,我们必须自觉、自觉、主动地保护传统文化。

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仍然非常有选择性和功利性。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如果能开发成旅游资源,能在市场上销售,我们的热情就会更高,反之亦然。 这样,具有实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会得到更好的保护,而暂时没有实际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被忽视。 此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者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随意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这些保存也不完整。 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 例如,在英国,某个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发起者就会像“国宝”一样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 他或她没有必要想办法养活自己。 他或她的任务是“传承文化遗产”。 ”——把自己知道的教给师傅,教完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应该是这样。

据悉,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更好。 比如金字塔的形成、玛雅文明的变迁,我们今天仍然很难用科学来解释。 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很多智慧。 这种智慧也许明天我们仍然很难理解,甚至可能认为这是迷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理解它。 如果任由传统文化匆匆衰落而不保存,我们将永远失去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 这也是我们建议首先尽可能保留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可能蕴藏着今天人们尚未意识到的智慧。 另外,由于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而面临着衰落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尽可能地保存传统文化。 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通行证”。

推广但绝不形式化

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传承”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继承”就是继承、发扬光大,这不只是保留,而是推广给中信。 其实,“继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发扬,而是适应明天和未​​来的需要,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就是所谓的“继承”。 我一直以古建筑为例。 说到“传承”,我的意思是不毁灭它们,不让它们倒下,让它们尽可能长久地存在。 而把古建筑中合理有用的部分运用到新建筑中就叫“继承”。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传承”的时候,一定要精挑细选,要选择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来弘扬中信,而糟粕的部分自然要贬值。

_兴义传统小吃文化_葛剑雄谈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几千年来,它在吸收外来元素、包容一切的同时不断发展。 例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壮大,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 从语言上看,北方方言保留了汉语原有的读音,而南方方言则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民族语言。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中原地区大量吸收了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形成海纳百川、融合发展的优势。 明天,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时,必须不拘一格,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传统文化同时存在,继承和弘扬时的总原则是本地优先,因为本地传统文化最适合本地。 比如四川和河南都有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所以广东人其实更应该优先继承和弘扬河南的传统文化。 同样的道理,中外都有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实际上应该优先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还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分不同对象,使用时注重功效。 比如,近年来,有人提出恢复汉服,也确实有人在工作、生活中穿着汉服,成为“网红”。 汉服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明天我们真的需要恢复汉服吗?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很着急的事情。 即使恢复汉服,也不意味着必须每天穿汉服。 如今流行的“汉服”,其实就是当时的长裙。 即使在唐代,人们也不是在所有场合都佩戴它。 正史记载,东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卓文君私奔后,不再穿长裙、宽袍长袖,而是穿窄衣短裙。 因为要干活,她们就穿着宽袍大袖的旗袍上班。 生活不再方便。 如果明天恢复汉服,也应该当成长裙,礼仪场合可以穿,或者医生、硕士的衣服也可以设计成汉服。 事实上,你不可能一年四季、任何场合都穿着它。 试想,在炎热的夏日,穿着宽袖汉服、长袍挤在轻轨上或者在田里干活,头上的湿疹还得遮起来吗?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背诵传统经典或者模仿一些传统服饰。 这种宣传虽然形式主义,却没有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是要进行创新转型

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指出,传统不能模仿、抄袭,而必须创新改造。 这可以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大难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兴义传统小吃文化_葛剑雄谈地域文化_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为例,我们仅仅将孝理解为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是不够的。 世界上哪个民族不尊老爱幼? 这是人类普遍的美德。 如果我们只是要求中学生每天穿汉服,向父亲跪拜,那根本就不是传承孝道的正确方式。 事实上,孝道的本质是维持家庭的精神支柱,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繁衍。 正如孟子所说:“不孝有三,最大者无子”。 中国唐代社会,人命短,人口难以减少。 所以人口的多少,从小看关系到家庭的繁衍,从大看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因为当时“人多力量就大”。 而明天,即使孙子不想要儿子,母亲也不会责怪他们不孝。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孩子。 虽然母亲们不会有偏见,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未来”。 因此,在当代社会,生孩子可以说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这样,传统的孝道就转化为现代价值观,即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繁衍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在当代社会弘扬孝道,必须打破将“酷儿”仅限于女性的过时观念,才能保证男女平等。 如果我们的子孙从小就把孝道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后就会把家庭和睦、生儿育女、尊老爱幼视为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视为应有的责任。 抚养孩子的问题不会仅仅从个人幸福的角度来考虑。 只有弘扬这样的“孝心”,才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这就是用创新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 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及其对社会的悲观影响,因而对传统文化采取完全敌视的态度。 这些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 一种文化要想常年存在,就必须有其理性的智慧。 对于合理的部分,我们自然要发扬光大。 否则,抛弃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完全转向外来文化,就是舍近求远。 有些人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通俗的知识,甚至一些糟粕,贴上“国学”的标签,把它当作“精华”。 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只是古代的识字教科书。 尽管人们在分析它们时可以“丰富”其中的许多原理,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有多适合今天的孩子。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而道家文化的很多内容还停留在观念层面。 同时,由于中国唐朝的普通百姓大多数是文盲,法家文化主要存在于精英阶层中。 明天要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其意义,另一方面要与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结合起来,看看如何将其转化为社会实践。 可以说,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