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978年,在广东随县(现湖北省)出土了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冶金史上前所未有的发现。
自发掘以来,曾侯乙墓已成为重要公园。1979年,曾侯乙墓遗址上修建了私人住宅,一方面保护汉墓,另一方面,易于管理。” 王新成告诉记者,目前,公园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相关家具及设备已安装完毕。 下一步将利用3D投影还原古墓发掘时的原貌。 由于棺材板尚未完全干燥,出土文物无法展示。 未来将会以实物方式修复。
仪式和乐器重见天日
“1977年9月,解放军雷达维修站在随县南郊东团坡建厂平整山顶时发现了这座古墓。” 王新成告诉记者,1978年3月19日,湖南省考古人员赶到现场,通过考古钻探发现了小型墓葬。 墓室呈不规则六角形,面积220多平方米。 墓棺盖上铺有竹席,保存完好。 竹席上有一层丝布,丝布内填有木炭(出土时含水量6万多公斤)。 木炭里填满白石膏泥、绿石膏泥、五花土,前面铺一层汉白玉石板。 石板内填满绿色的石膏泥、五花土,直到里面培育出基岩。 该墓后被命名为“随县雷古墩一号墓”。
“墓穴有一个半径0.8米的盗洞,木棺盖早已被削去一块,污泥已经进入棺材外部,并且有积水。” 王新成说,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工作,发掘小组从1978年5月11日开始分步骤进行发掘。 其次,拆除棺材盖和海上漂浮物,清除积水和污泥。 终于,棺材室被清理干净了。 取出棺材,拆棺材,取出文物。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谭维驷对发掘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5月22日午夜,当水位升至距棺材墙顶50分米时,曾侯乙墓外距西墙不远且与其平行的两个长约2米的木箱,隐约可见。可见。之后,他们同一个木箱也隐隐约约地暴露在南墙上。” 他回忆说,5月24日午夜,又从上到下漏了一层梁。 两把长尺和短尺相交。 梁体厚实。 西墙附近历时7年。 靠近南墙有3米多。 它由三个手持重剑的青铜人物和一根方形铜柱支撑。 梁下悬挂的甬钟比下层的纽钟大,但图案精美,有金质。 题词。
“随着水位上升,5月25日,又有一层梁漏出,结构与上梁类似,下梁由三个较大的青铜重剑人物和一个铜锥支撑,有12个小雍钟。梁下悬有编钟,或落在梁架旁的棺底。” 谭维思说,从此,一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造型精美、数量众多的铜钟就醒目地矗立在人们面前。 6月15日,65声钟声连同钟的预制构件、整个钟架、钟架旁竖立的两根敲钟棒、悬臂梁上放置的6个T形钟锤全部全部敲响。安全地从棺材中释放出来。 至此,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巨型礼器终于显露出来了。
“所有编钟出土后,经过清理,发现编钟的正面和部分有金文‘曾侯乙扎执到底’。”王新成告诉记者,在这65枚编钟中, 31字铭文记载,楚惠王得知曾侯乙死讯后,于其在位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特制了一口钟,以祭祀祖先。 这为编钟的铸造和墓葬年代提供了可考依据。
魏晋遗志再谱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学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史学家李纯一、黄向鹏、王翔、吴钊等人从上海抵达随县考察并测试了出土的钢琴和所有的编钟。 于是,他与古文字学家、北京研究院院长邱锡贵、李家豪合作,对编钟铭文进行了全面的铭文研究。
“音调测量和研究表明,由于钟体独特的瓦形结构、钟壁厚薄不均以及爆点与节点线的关系,所有编钟都能发出两种音调,并且两种音大多是三度和声。音阶。” 谭维思说,楼上的大钟声音嘶哑低沉,音量洪亮,余音悠长; 中层较大的钟声饱满明亮,音量较大,余音较长。 中层的钟较小,声音较大。 音高、响亮,音量小,混响短; 下按钮铃的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混响稍长。 每组编钟都需要共同演奏,才能奏出美妙的交响乐。
钟架旁出土的六块丁字音板是用来敲击中下层的钟的,但用来敲响上层小雍钟的东西却让当时的学者感到惊讶。 王新成指着曾侯乙墓旁陈列的鸳鸯形漆盒上所绘的敲钟图告诉记者,根据这幅敲钟图,学者推断,外面的两根长圆铁棒用钟架的一角敲击楼上的小甬钟。 的。
铭文数据验证历史事实
“今天的人们怎么能在看到精美的钢琴的同时,还能看到两千多年前优美的音乐呢?我们决定把它们搬上舞台,重现它们原来的风采。” 谭伟思说,经过反复思考和测试,我们决定对破裂、损坏的预制钟组件进行修复和复制。 特别是对木梁进行了仔细检查,计算了其承重能力,在确认不会有危险后,编钟成功地重新组装到了舞台上。 于是,1978年8月1日上午,一场史无前例的编钟音乐会在距垒古墩不远的解放军某师大厅拉开了帷幕。
谭维思说,曾侯乙墓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在太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美钢琴,其中一些(编钟、编钟、编钟、排箫)也留给了我们。 虽然时间过去了,但明天仍然可以听到原来的声音(乐音),可以用来演奏曲子; 更有价值的是,留下了一份重要的音乐文献——钟铭。 凭此类文物,虽不全面,但足以看出曾国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是不凡的。 它代表了目前已知的公元前5世纪中国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
据学者介绍,这套编钟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是历年来出土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批。 许多钟都非常大。 最大的一颗高153.4分米,重203.6公斤。 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编钟。 每个铃都可以发声,但一个铃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 钟上有记载事件、注音、韵律名称关系的金文2828字,加上钟框梁(梁)上的铭文、挂饰、编钟铭文、编钟盒铭文,共计3775字。 是研究汉代音乐节奏的重要资料。 它不仅验证了汉代文献中个别记载的真实性,而且是对大量失传的音乐知识和实践、地域音乐特征和相关理论规范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