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风和日丽过后,四时春意盎然
昆明,这个小镇
繁华时尚的街道
还有古韵古韵的小巷
隐藏在大城市的小街小巷
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
•
•
西仓坡---
昆明市千居街西仓坡石屏会馆,是闻一多先生的殉难地。 1946年7月11日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民主教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西南联大教授、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分会常委闻一多在我校举行的李公朴先生逝世报告会上讲话云南大学致公堂。
后来听说一多先生在返回西仓坡教工宿舍的路上,在宿舍门东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殉难。 西仓坡现立柱碑,上书“闻一多烈士殉难地”。
中和巷---
昆明市翠湖以南。 北起翠湖南路,南至婺城路,中间与桑子巷相连。 1950年后,两段统称为中和巷。 1998年前后,省级机构修建了房屋,缩短了巷子。 因儒家哲学“至中和”而得名。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不在中表,而表之时,皆和”。 林翠湖南路入口处有“石屏会馆”路牌和牌坊。 离路口不远,就有茶馆和酒吧。 再进去就是石屏会馆,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石头牌坊价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小吉隆坡---
连接文林街和翠湖北路的一条小巷,两边都是居民楼,是昆明教育科学学院的所在地。 文林街入口处是丹梯咖啡馆,与翠湖北路交叉口是云南唯一第一状元袁家谷故居。 现在是一家餐馆,巷子两旁都是柳树。 春天的榆钱香,是很多老昆明人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坡先生——
南起翠湖北路,上坡至文林街。 吴广范《昆明地名博览辞典》中说:清末,此地临近贡院(今云南大学)。 那是一片斜坡,有许多驿站。 乡试时,全国各地的进士(俗称先生)大多居住于此,故以此得名,或称乡试。 那位修改试卷的先生就住在这里,并因此而得名。
抗战时期石屏会馆,许多作家、诗人、著名教授因西南联大而聚集在昆明。 李公朴、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钱钟书、沉从文等人可能都走过这条巷子,谈论战局、国家命运。 有些人甚至住在这里。
文化胡同---
文化巷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因为老沉从文、老冰心、李公朴先生……一代文豪经常坐在文化巷的小茶馆里,有说有笑。 因为他们,文化巷最终从藏马巷更名为文化巷。
如今的文化胡同热闹非凡,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 在很多“老昆明”的记忆里,它只是一条安静、古朴的小巷。
皇宫东街---
皇宫东街南起五一路,北至翠湖南路。 为纪念在重九起义中做出贡献的新军第73排排长黄玉英,将街西侧原金钟祠(现武城小学玉英校区内)改建为黄公祠,因街东侧而得名黄公洞。 街道。 现在这条街道只适合家长、学生和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附近居民使用。
文林街---
东至翠湖北路与青云街交叉口,西至东风西路北入口,全长约600米。 明清时期,位于地方考试考场贡院(今云南大学)附近。 考生常经过此街,故取“文人如林”之意而得名。
如今的文林街有许多特色酒吧和餐馆。 虽然不像是才子佳人云集的感觉,但那种轻松与悠闲也是难得的。
文明街---
北接光华街,南接景星街。 这条街始建于1923年,因面向“南方文明广场”而得名文明街,民间俗称“文明新街”。 据有关资料显示,老昆明春节期间文明街曾经热闹过夜市、书市、年货街。 很多80后的昆明人都能买到小时候玩过的神奇“棒咚”。
文庙直街---
文庙直街长约200米,宽五六米。 因面向文庙而得名。 这条街的东西走廊原本是非常简陋、凹凸不平的平瓦房。 街道的宽度只有三四米。 解放前,在旧市政府的安排下,拓宽至五六米。 房屋也按规定格式改建为土木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房。 街道两侧有几条巷子,分别是海天阁巷、郭家巷、玉清巷、曙光巷。 还有几条小巷。 由于只有两三户人家,所以不叫胡同。 门牌号仍为文庙直街。
昆明是一个小镇,街道很长。
充满故事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别忘了聆听身边动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