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石雕技法1、圆雕:
圆雕一般也称为立体雕刻,是艺术整体运用在雕刻上的表现。 它要求雕刻师雕刻物体的所有六个面。 它是石雕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技法。
对于圆形雕塑,一般从正面构图,然后进行“开雕”。 同时,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都以统一、和谐的方式构思。 只有这样,圆形雕塑才能承受观赏者全方位的“视角”。
因此,圆雕对石材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 从长度、宽度到厚度,一切都必须与实际物体成比例,然后雕刻师会按照比例“切割坯料”。 “冲裁”是圆雕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尤其是大型圆雕,需要先对粘土进行“留白”。 修改完“泥稿”后,就可以正式画在石头上了。 “做空白”。 “下料”的目的是保证雕刻的每个部件都能满足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用刀雕刻出生动逼真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雕题材不断拓展,石雕技法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镂空雕刻和链雕。 在表现内容上,也从独立的个体发展到人物、动物、风景等相结合的大型群雕,使得圆雕在技法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完整。 同一件圆雕作品,往往融合了圆雕、透雕、链雕等多种技法。
石雕技法2、浮雕和透雕
浮雕是在石头上进行雕刻,使物体图像凸出的一种雕刻技术。 它与圆雕最大的区别在于,浮雕仅从正面方向表现出物体的“半立体感”,而背面方向要么附着在石头上,要么简单地根据物体的情况进行雕刻。石层。 为了提升物体图像,自然要去除非物体图像部分。 如果非物体图像部分的深度较浅,则凸起的物体图像也会较浅。 此类雕塑称为浅浮雕,反之亦然。 用于高浮雕。 高浮雕更接近圆形雕塑。
浮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雕刻技法。 多雕刻在石壁或木柱表面,如北魏太和十八年洛阳龙门石窟固阳洞佛龛。 陕西西安唐太宗昭陵石门楣浮雕、六马浮雕等。
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台四面雕刻和印章方柱四面。 虽然由于材质的原因,与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在体量上存在巨大差异,但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对寿山石的影响却很大。 薄雕、透雕是借鉴中国古代寺庙、宫殿、楼阁、桥梁、村舍等装饰雕刻以及摩崖石刻、砖雕、木雕等技法而发展起来的。
浮雕材料的选择十分注重石材的色彩层次清晰、石材表面宽阔光滑。 因此,最好选择颜色层次清晰、厚度薄的石材。 用外层石色雕琢景物,用内层石色为基底,形成自然的套色。 对于两层颜色的,可以用上层石色进行雕刻,下层作为基材,或者在基材上添加寓意,就像浮雕和玉画相得益彰一样。 色阶有多个层次,可用于雕刻高浮雕作品。 这样,艺术效果就会更加理想。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图像突出的部分,而将后面部分部分或完全镂空的称为透雕。 透雕、透雕、链雕的异同在于,三者都是产量高、穿透力强,但透雕的背面多以屏风的形式表现,可分为单面透雕以及双面镂空雕刻。 单面镂空雕刻只雕刻正面,而双面镂空雕刻则雕刻正面和背面。 无论单面镂空还是双面镂空,它们都与镂空、链雕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镂空和链雕都是360度全方位雕刻,不是正反面。 因此,透雕和链雕都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石雕技法3、薄意
博艺是寿山石雕的专用术语,也是寿山石雕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因其雕刻浅浅如画,故又称“刀画”。 博艺是由浮雕技法逐渐衍生出来的。 它比浅浮雕“浅”。 因雕刻层薄,绘画丰富,故称“博艺”。 博邑雕刻以“重雅、工细、贴近画理”而著称。 集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 它是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一门独特的艺术。 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博邑雕刻作品往往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特别具有欣赏价值。 博艺不仅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闻名于寿山石圈,而且因其高超的雕刻技艺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与其他雕刻技艺相比,它不仅要求雕刻师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功力,而且要求他们在书法、篆刻、国画、诗词音乐等方面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以及高雅的思想。 。 艺术境界。
寿山石艺术能从民间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将中国画的画论融入石中,将天地万物凝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成为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 这有赖于艺术家永无止境的追求。 精神。 经过以林青青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薄易的作品已成为一幅画、一首诗。 其艺术形式、风格特征和欣赏价值已独立于寿山石雕艺术之中。 该系统堪称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薄雕浅浅如画,耗材极少,特别适合雕刻田黄石、芙蓉石等名贵原石。 田黄石被誉为“金价三倍”。 一分钱一分货,雕刻时即使是石片也不会丢失。
概括起来,博邑雕刻有几个特点。 一、选材要严格:选择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荔枝冻等,尤其是带皮的。 其次,技艺要高:很多田黄石珍品都是出自寿山石雕大师之手。 三是精于相石:寿山石中,冻石、田黄、芙蓉石等名贵稀有石种价值极高。 雕刻前必须仔细研究石材的裂纹方向、表面利用、疤痕处理等。 因此,有“雕刻雕塑的人不敢用眼睛去雕刻,而要仔细观察曲线和形状,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的说法。 四、清石要细:根据腹稿的设计,筛选出应剔除的,完善雕刻。 五、画画要美观:用笔在石头上画画,画面要精美。 六、勾勒要轻:用锋利的刀划线,将线轻轻定位在画笔的线上。 七是校对稿件,打磨至完美:校对效果时,有皮的用水,无皮的用粉。
总而言之,通灵石与高超技艺的结合,博一的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开心不乏技,鲜活有意,意无穷”的境界。
镂空和链雕
镂空雕和链雕是圆雕相对独立的雕刻技法。 它们通常与圆形雕刻或其他技术相结合,使雕塑更具表现力。
雕花又称镂空,即把石材上不表达形象的部分镂空,保留能表现形象的部分。 由于镂空雕刻难度很大,从石材的选择、作品的布局、工具的配置到雕刻的程序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不同。 雕刻用的石材必须细腻纯净,特别是镂空部分,不能有裂纹或高密度砂格,否则容易造成断裂。 雕刻所用的工具除了一般的雕刻工具外,还需要长臂凿子、挑刀、底铲、钩刀、小锯等专用工具。 由于镂空雕刻的内部风景采用圆周方向的方法来克服操作困难,所以镂空风景的设计要求是最好有多个侧面是透明的。 一般来说,开的方向越多,孔越密,就越容易雕刻,效果也越好。 雕刻的过程是“先外后内”。 外景及其他衬景的冲裁、切割工序完成后才能进行雕刻。
链雕是将一块石头挖空,雕刻出整条可移动的石链的雕刻方法。 此法源于玉雕,但比玉雕难度更大,因为石头并不比玉坚韧。 如果不小心,链条就会断裂,石头就会被毁坏。 。
链雕对石材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须严格挑选和鉴定。 一般情况下,细、硬、纯净、无结构的寿山石比较适合。 在孕育相位石的时候,也应该特别小心、细致。 首先,必须安排好链条的位置,使链条能够巧妙地避免出现裂纹和砂格。 雕刻时,链条可以和其他场景同时制作,但不能急于将戒指刺穿和取出。 必须等待作品打磨完毕,然后慢慢取下戒指。
脱环是一项非常精细且极其困难的工作。 先用小钻孔,每个孔之间留有轻微的距离,然后用特制的小链刀或针钻按顺序小心地将环一一取下,并用“可返修打样膏”固定,直至完成。 链节雕刻完毕后,将胶合部分浸泡在温水中,慢慢脱落。
微型雕刻
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细节而闻名的雕刻技术。 中国细密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微雕。 战国时期的印章小如小米,但印章是红白相间的。 王树园的著名作品《核船》也是中国历史上微缩雕塑艺术的经典之作。
篆刻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明清以来,不少文人墨客用铁笔在篆刻狭小的空间里题字作画,以抒发情趣、自娱自乐。 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后,寿山石微雕艺术也开始出现。 清初,杨选、刁斌都在寿山石刻上刻有奇特图案的小字。 “西门伯益派”雕塑大师林青青,经常用极细的笔法在草丛、石缝中进行雕刻。 后来,有人会在印章的方柱四面刻上极其精细的古诗词,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和制作年份。
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应用,微雕艺术成为一门独特的新艺术。 作品中刻的字越来越小,内容却越来越多。
微型雕刻特别注重材料的选择。 石材纹理必须绝对纯净,不能容忍有砂格、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可能要刻10多个汉字。 其次村庄入口牌坊,微雕刀也是特殊的薄刀,必须既呈锥度又锋利。 第三,必须有特别纯熟的书法、国画功底,才能在雕刻时进行“刻意雕琢”。 第四,要屏住呼吸,全神贯注,集中思想,一口气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 第五,剑法动作要稳、准、狠。 只有这样,书法和剑法才能完美统一。
微型雕刻艺术是“最小细节的艺术”。 越精细,做工越精细,价值也就越高。 微雕也是一门非常注重画面和构图的艺术。 这就是“本质的意义”。 微雕雕刻师首先必须有深厚的书画功底。 虽然微雕极其细微,肉眼无法辨认,但在放大镜下依然十分精美,就像大型书法杰作一样。
纽扣雕刻
纽扣雕刻专指印章上部纽扣的雕刻。 属于圆雕范畴,具有丰富的立体效果。 但与圆雕相比,它具有三个显着的特点。 一是物体图像较小,受限于印章的尺度,一般小于10立方厘米; 其次,它只表现物体形象的上部,不像圆形雕塑需要全方位表达; 另外,纽扣雕刻的内容多为动物,尤其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如:螭、狮、龙、虎、辟邪、饕餮等。因此,纽扣雕刻也被称为“兽纽”。
纽扣雕刻的历史与印章息息相关。 有封印,才会有按钮。 据有关历史考证,最早的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 原来的印章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王公将相、大臣达官贵人的专用品。 原来的封印按钮也非常简单朴素。 只是在印章上方钻了一个小孔,以便系紧领带以方便携带,所以印章扣也被称为“印鼻子”。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根据使用者的职位和官衔的不同,印章的材质和纹饰也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例如,秦朝的官玺不仅采用金、银、铜等不同材质来区分官职等级,而且在印钮的装饰上也加以区分。 汉代皇帝用玉印有虎扣,太子、诸侯、宰相、太子、三王子、将军用金印有龟扣,俸禄两千石的傣族官员用铜印纽……此后,历朝历代,上至帝王,下至各级官员,所用的印章纽扣,多为尺、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骆驼、鸟、敖、熊。 、 蝙蝠和十。 十二生肖中的其他动物。
封切
篆刻的历史始于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推广小篆的使用。 篆书成为刻在篆面上的内容。 它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 由于古代篆刻均以金、银、铜、玉为材料,直到元代王冕首创花乳石刻,石篆刻的历史才翻开了第三页。
由于石篆刻与印章有着密切的关系,石篆刻的历史,形象地说,就是写在印面上的。 明代,文彭首创书法刻印侧字。 清代丁敬等人以削刀追古意。 其刚健的风格流行于江浙一带,成为“浙派”。 后来邓石如在绘画中加入书法,将刀法和笔法融为一体,改变了秦汉版画艺术的风格,被誉为“邓派”。 到了清末,赵之谦吸收了当时出土的秦汉泉、奚等铭文,融入自己的印章中,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民国时期,吴昌硕在汉印及前人的基础上,集诗、书、画、篆刻于一体。 他的功力强大而雄伟。 后来,黄牧甫直接追秦汉,取得法律措施和圣旨。 他还拥有锋利的剑法。 湖南的齐白石、福州的陈子芬都是著名的篆刻大师。
篆刻艺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代皇帝的玉玺、御宝都是用篆刻的。 至于著名书画家,则视篆刻为瑰宝。 每本书或每幅画都必须刻有印章。 所谓诗、书、印、画,缺一不可。
印章雕刻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 阳铭文多为白底红文,笔画往往纤细流畅; 殷铭文为红底白字铭文,笔画粗犷苍劲,富有原碑文神韵。 阳雕与阴雕成对使用,相得益彰,格外耐人寻味。
篆刻特别注重篆书。 篆书有大篆、小篆等二十多种。 此外,还有“改篆”。 应使用哪种类型的篆书取决于印刷表面的布局。 一般情况下,最好用红白相间的,这是极好的。 篆刻者应具有良好的篆书功底,熟悉书法的构图。 寿山石篆刻作品往往不需要打磨,却生动自然。
马赛克
镶嵌,又称屏雕,属于小浮雕的范畴。 金、玉首饰镶嵌作为装饰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镶嵌与石雕的关系却始于清初。 将寿山石雕镶嵌在其他基层上的技术,是由20世纪70年代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寿侃首创。 具体流程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画面分解不同颜色的寿山石片,雕刻成浮雕,然后按照图纸装饰在漆屏、挂屏、桌屏或器物上。
寿山石镶嵌的制作工艺由设计、雕刻、粘贴三个步骤组成。 设计包括“器形”和“雕刻画面”两部分。 这两部分必须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图纸定稿后,分解为几个部分,绘制成分解图。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材质和颜色的石片。 选材时不仅要有整体构思、合理配料,还要注意天然石材色彩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加耀眼、绚丽。
雕刻时,先将分解图贴在石片上,按图锯坯。 除了与前景的连接外,还需要留有适当的剩余石头,这样成品才能紧密连接。 镶嵌的雕刻方法与高浮雕类似,只不过是分解式的,但景物的凸起边缘和侧面要稍微向内倾斜,使作品更加飘逸、立体。
雕刻好的浮雕石块经过光蜡处理后即可组合粘贴。 粘贴石雕的木板一般应略低于外框,底板上的油漆颜色宜为深色。 雕刻多以人物、故事、花鸟蔬菜、古代器物为题材。 布局宜疏不宜密,交错宜简不宜繁。 设计时不仅要使景物易于雕角,而且要达到完整的构图,符合绘画理论。
常用的粘合剂有面漆膏和树脂粘合剂。 面漆膏适用于粘接大面积及不透明石材部位,树脂胶适用于粘接白色或透明景物。 风景雕刻是根据艺术品一一粘贴在器物表面的。 粘贴完毕并检查完毕后,应平放晾干。 如果是用漆糊粘贴的,则需放入地窖内,几天后即可取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