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关联
196件/组展品中,中国提供的展品有3件,共同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密切交流。 《中国秦代景教盛行碑》刻有古叙利亚文,是研究唐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当时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为《中国秦代景教盛行碑》拓片(部分)。
关联
这件来自叙利亚的蓝绿色釉陶碗,颜色与天空的颜色相似。 专家发现,其陶坯的改进可能是模仿中国制瓷技术的结果。 虽然该地区的陶瓷技术尚未达到当时中国制瓷技术的水平,但在阿拔斯王朝时期,这种釉面陶器在叙利亚北部已经大量生产。
(本版供图:中国文物交易中心)
叙利亚地处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拥有3500多座纪念碑,就像一座暴露在蓝天下的巨大博物馆。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曙光、希腊化思潮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给这片土地留下了古老的楔形文字、无数宏伟的古迹、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举世闻名的天文现象。 、数学历法、文学史诗……
日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的“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展”来到北京,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 这是叙利亚文物在北京首次大型展览。
展现五十万年人文景观
文物是沉默的,但它们承载的文明却是灿烂的。
体现跨文化风格的蛇纹石绿泥石罐、代表美索不达米亚物质遗存的滚动印章、源自埃及神话的羊头狮身人面像雕塑……展出的精美文物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叙利亚历史和文明的辉煌和丰富,让人感叹岁月的磨难并不能磨灭它的光辉。
走进展厅,沿着时间线走进叙利亚古老的昨天。 展览分为“变革的黎明”、“霸权之争”、“融合与对话”五个单元,横跨叙利亚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时代。 描绘了一幅五十万年的文化画卷,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馆长齐宇告诉记者,除了第五单元的对话旨在展现中叙两国的友好交往外,其余四个单元的文物都以时间为线索。展现叙利亚历史文明进程。 。 在策划展览时,我们希望每个单元的文物都能体现时代特征。 比如,在旧石器时代,我们选取了相关文物,突出了人类逐步掌握石器制作和采集狩猎生活方式的特点。 到了青铜时代,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金属原料来制造装饰品、劳动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 我们精选了青金石项链、穿孔青铜斧、滚筒印章、楔形文字碑等文物……
在埃布拉遗址出土的一条项链前,不少观众赞叹其精湛的工艺。 这条项链由一条细链和两个由水晶和石头制成的橡子状吊坠组成。 细链条由小金环制成。 在阿勒颇博物馆的刺猬形祭酒容器前,观众驻足欣赏,了解其功能,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 乌加里特泥板前,观众正在猜测所记录的信息; 在蓝底黑纹装饰的方形琉璃瓦前,观众正在欣赏波斯造型艺术……正如一位观众所言:以前对叙利亚文明了解甚少,这次展览提供了一个同情的机会它。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叙利亚古代文物,亲身体验了悠久的叙利亚文明。
从阿舍利文化典型的手斧到用于记录仓库账目的陶球,从提到农业分配中牛和鸟数量的楔形文字板到亚述壁画,从希腊化硬币到音乐家的陶制雕像……及时在河流上留下不同印记的展品,展示了叙利亚大地在不同时期孕育出的灿烂文明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元、开放的文化。
筹备工作从3年前开始
这场大型叙利亚古代文物来华展览的筹备工作从三年前就开始了。
2019年5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大美洲亚洲——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 讲述各国文明故事,展现各国文明之美。 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本届展览为亚洲国家搭建了相互交流、展示、沟通、了解的重要平台,拓展了亚洲文明对话的多元化渠道。 届时,来自叙利亚的37件文物亮相。 这是叙利亚文物首次在中国展出。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对外联络处副主任冯雪至今还记得当时的震撼。 37件文物非常令人惊叹。 但同时,在组织这次展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对叙利亚文明的了解并不多。 亚洲文明展是我们初步了解叙利亚文明的一次机会。
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文明互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萌生了在中国大规模展示叙利亚古代文物的想法。 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 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其文化多样性谱写了壮丽的史诗。 它的古老和辉煌令人惊叹。 尽管时代变迁,叙利亚丰富的文化遗产依然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向观众呈现叙利亚文明完整的发展史,与观众分享叙利亚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建筑师、雕塑家传承下来的艺术杰作和经典。 风雪说道。
想法敲定后,2019年下半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开始联系叙利亚文物博物馆总局,协调叙利亚古代文物来华展览。 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叙利亚方面非常积极的反馈,最终选定来华巡展的文物展品都非常珍贵。 在冯雪看来,除了中叙友好的大背景外,原因之一是叙利亚认为中国非常安全,博物馆的展览条件也很好。
据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介绍,最终展出的196件展品/组分别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代尔祖尔博物馆、雅普尔博物馆、拉塔基亚博物馆、霍姆斯博物馆。 叙利亚博物馆有9个,国内博物馆有3个:塔尔图斯博物馆、德拉博物馆和斯韦达博物馆。 国内展品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秦代流行中国景教碑》拓片。 石刻碑、敦煌研究院叙利亚文《圣经和诗篇》抄本等,旨在展示中叙历史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展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统友谊。路'。 谭平说道。
中方与叙利亚共同努力
在最终确定展品之前,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完成策划稿,勾勒展览脉络。
据齐宇介绍,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规划草案修改了近10稿,直到2020年上半年才最终完成。下一步是根据规划纲要筛选展品,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为了达到最好的呈现,需要反复协商、不断调整。
将叙利亚古代文物带到中国展示的道路充满了曲折。 完成展品筛选后,如何将文物从叙利亚运到中国是另一个问题。 经过中叙双方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这些文物于2021年6月底抵达中国,并于7月运往深圳。 按照原计划,巡演首站深圳是6月,后来推迟到8月初。
按照巡展顺序,“叙利亚”书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于去年8月4日至11月7日在深圳南山博物馆展出。 文明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于去年12月30日展出。 将于今年5月8日起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 目前正在北京展出的“相遇·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展”是叙利亚古代文物主题展中国巡展的第三站。
从最初的接触到展览最终确定,齐宇和徐放通过电子邮件反复沟通。 发布会结束后,我看到观众按照时间顺序自愿排队观看展览。 我注意到观众仔细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和展品介绍。 那一刻我觉得大家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齐宇说道。
展览现场,一位女观众打开手机,与电话那头的女儿视频连线,向小女孩描述:这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石雕,这是亚述人浮雕,这是一枚古希腊铜币; 银发老太太拍下了展览中的每件展品、展板上的每一个字……当记者将这些场景转述给齐宇时,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变大了,哇! 这太感人了。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站在叙利亚文明的十字路口,我们不仅可以领略赋予世界多彩色彩的人类多元文明农村牌坊,也可以感受到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谱写的友谊篇章。 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最终成为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的强大动力。
叙利亚文化部长卢巴纳·姆沙维表示,丝绸之路被古代亚述人称为塞米勒米斯之路,始于中国,穿越山峦、海洋、沙漠、平原、山谷,连接数千个城镇。 ,建立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和波斯等地区的联系,然后穿过叙利亚土地到达欧洲和马格里布。 这条道路让叙利亚人民和中国人民相互了解,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习俗、信仰和生活方式也相互影响。
本次展览的对话单元展示了中叙两国的友好交往。
谭平介绍,中国史书先后将古叙利亚建立的国家命名为“条支大秦大史”等。 丝绸之路还连接了叙利亚和中国。 两地历来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不断。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并对各自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本次展览的《中国秦代流行景教碑》拓片,记录了起源于古叙利亚的景教教义和仪式。 碑上除汉字外,首尾两行还刻有古叙利亚文。 该碑是研究中国唐代景教历史及其传播,以及古代中国与叙利亚等地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实物资料。 谭平说道。
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叙利亚文《圣经与诗篇》,每页自右向左横写15行叙利亚文,为研究景教仪式提供了原始资料。 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复制品。
此外,叙利亚巴尔米拉、杜拉欧罗巴等地作为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分水岭,将丝绸之路贸易向西北延伸至欧洲,向西南延伸至埃及。
本次展览中,在巴尔米拉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的丝绸织物,可能是从中国进口的; 阿拔斯时期的蓝绿色釉陶碗,也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颜色与天空的颜色相似。 专家发现,其陶瓷底座的改进可能是模仿中国制瓷技术的结果。
有关专家表示,叙利亚古代文物系列巡展为中叙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注入了新活力、新内容,为促进交流互鉴、互相启迪提供了新的人文平台。中叙文明交融。 这个交流平台也让中国观众从不同角度体验亚洲文化地缘相近、文化亲和、和而不同、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