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单霁翔资料图
如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故宫收藏的文物、大地上展示的遗产、古籍中书写的文字活起来?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年轻人和成年人——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发挥文物的教育作用,记者近日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故宫博物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每次参观故宫博物院,你都能体验到从物质到精神的一切,震撼你的心灵。 故宫博物院为何有如此特殊的魅力? 以至于相关纪录片也很受欢迎?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藏品非常丰富,总计186万多件,涵盖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广泛领域; 故宫博物院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设施,拥有一批具有近600年历史的宏伟古建筑群。 这些都充满了珍贵的历史信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特殊而无声的影响。 当观众走进故宫,每一座宫殿建筑、每组庭院、每一扇红漆门、每一段石桥、每一块青砖黄瓦、每一处宫廷陈设、每一幅梁方彩画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符号和文化信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故宫是浓缩和代表国家文化精髓的特殊文物。 因此,故宫纪录片很容易被提升到塑造国家形象的高度。 国家的文化自信是影片的寓意。 从《故宫》到《故宫100》再到《我在故宫修复文物》,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有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我在故宫修复文物》中文物修复团队认真、敬业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职业的信心,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 故宫题材纪录片通过精美的视觉形式和主角价值观的解读,向更广阔的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故宫的魅力。
记者:如何利用文物更有效地教育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 故宫在这方面如何发挥独特作用?
单霁翔:社会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是故宫博物院的重点。 故宫博物院努力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校外课堂,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故宫博物院在传统文化传播、宣传教育推广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 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寻求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式,使故宫博物院成为继学校之后的第二大课堂。
自2004年起,故宫博物院在全国率先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参观和自愿讲解:每周二设置为学生团体免费日(法定节假日除外),组织小学免费参观中学生团体、大学相关院系学生团体。 欢迎参观。 自2006年起,假期期间针对中小学生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活动。 丰富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常年与中小学合作开展选修课,与教育部门社会课堂合作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参加各项活动、担任志愿者。
我们还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将文化活动送到偏远山村小学,开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少儿课程; 开发视频短片、互动设计、故宫网站等适合青少年的“数字故宫”项目。 青春版、APP等; 开发面向年轻受众的卡通系列文化产品。 故宫博物院青少年网站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设计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 它利用情境互动地图,颠覆刻板的立柱,通过视觉探索体验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展览、文物收藏。 整个过程中穿插着各类游戏,还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文化话题。
为进一步增强故宫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功能,故宫博物院于去年5月启动了故宫教育中心建设。 新建的故宫教育中心位于太和门广场西侧,面积约800平方米。 分为教育项目展示区、主题活动教室、工作区和志愿者工作站。 作为故宫博物院重要的公共教育基地,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常年为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推出各类具有故宫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加深刻、朴素的文化体验和更加全面、立体的发展。 故宫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功能。
记者:故宫博物院在对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哪些有效探索?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传统的公共教育服务项目包括观众导览、公共教育活动、电化教育等。近年来,每年有组织地开展公共教育活动2.5万场次,直接参与者达20万人次。 自2012年9月起,故宫博物院向公众推出了系列品牌公益讲座——“故宫论坛”。 五年来,“故宫论坛”共举办讲座106场,73位专家学者走上“故宫论坛”讲台,其中包括10位故宫博物院现任和历任领导、其中八十岁以上。 专家中有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也有80年代出生的商界崛起骨干。 论坛内容也极其丰富,紧紧围绕故宫文化,涵盖古建筑、文物研究与鉴赏、明清历史、文物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 已惠及万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反响。
故宫博物院在实践中逐步组建了专业的教育队伍,不断推动精彩的故宫外文化活动惠及更多民众。 例如,依托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开展“仰望太和殿同看斗拱”、“布艺刺绣、巧仿瓷瓶”、“皇帝的新装”等活动以及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 “扫清黑白,拓展万千传说”、“寻找石鼓”、“寻找瓷片踪迹”、“结合九礼”等活动以明清历史文化为背景“尚元色彩,巧手闪耀”、“宫廷通道”端午节、“夏日粽子总动员”、“乾隆诗我来采”活动等,结合知识讲述、现场互动,亲手制作,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好评。
淡季故宫博物院每月举办“主题免费开放日”。 通过2014年12月至今年3月淡季共15场免费日活动,共接待教师、现役军人、警察、医护人员、志愿者、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等约6.8万人次,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教育作用。
如何更有效地对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地转化为人们的知识财富,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融入到广大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未来,故宫博物院的公共教育服务在保持自身特色和品牌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和人文情怀,将投入大量教育人员和故宫志愿者,确保故宫博物院的高质量公共教育服务。各种教育活动的呈现和可持续发展。 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记者:故宫博物院联合大学、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故宫工匠”。 这样做有哪些考虑?
单霁翔:今年5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启动了文物保护修复领域高端技术人才培养试点项目。 从今年开始,30名北京初中毕业生将在故宫专家的口授下学习技能。 完成课程后,您将获得学士学位。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复文物》拉近了文物修复者与大众的距离,但这个行业的人才却很稀缺。 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我国共有可移动文物1万件(套),需要修复的比例为37.12%。 以故宫为例,目前的修复人员对现有文物的修复至少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 故宫很多老工匠没有干部身份,到了年龄就必须退休,无法再就业。 宫中八件杰作的传承人都一一离开了。 他们培养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周边地区,没有北京户口就无法进入; 北京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学瓦匠或木匠。 一位故宫修复人员直言:“古时候有‘三十不学艺’的说法,现在的新员工大多是三十多岁才开始学艺。他们的手指已经硬化了,很多需要手眼协调的技能都不再需要了。” 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2015年,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首次合作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 截至目前,该专业已招收学生35人,故宫修复专家成为主要师资力量。 但由于学历限制,该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进入皇宫修复宝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改变这一现状,今年,文物保护修复领域高端技术人才培养试点项目获批。 学生学制和学籍管理实行“3+2+2”培养模式。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的前3年 就读后,你将成为一名中职学生; 然后,你将接受联合大学为期两年的培训,成为一名高职学生; 然后,由专科升读本科,最终获得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