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小昆山镇别具一格,往日的“十景”大多随岁月逝去,然而新的“十景”正静待你的探索。此地文化底蕴丰厚,现代风貌同样迷人,确实是个让人心动的地方。
小昆山历史景点
小昆山历史悠久。晋代时,陆机、陆云兄弟在此地文坛初露锋芒,人们用“玉出昆岗”来赞美这片土地,足以看出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山上的九峰禅寺、二陆读书台和摩崖石刻,都是著名的文化地标。这些地方见证了小昆山昔日的辉煌,许多文人墨客或许也曾在此吟诵。1961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夏墓树立了石碑,陈毅市长题写的碑文笔力雄健,成为了小昆山历史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汤庙村遗址的历史意义十分重大。它位于小昆山西侧约三公里的地方。考古学家在此地发掘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崧泽、良渚文化,到商周、战国、晋朝和宋朝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的历史年代大约在8000年至5500年前。这些发现对于探究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的演变极为关键,它们是考古和历史研究中的珍贵资源。
老宅历史及周边
彭丰路东边,镇中心路北面,那座老宅里藏着许多过往的故事。如今,老宅的东墙门依旧存在,那些建筑已有百年之久。这个地方曾经是陈家的产业,后来变成了国家的资产,许多单位都曾在此设立过机构。附近,一棵120岁的银杏树依然充满活力,浓密的叶子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这所老宅与银杏树一同见证了小昆山镇的演变和成长。
此处昔日人来人往村门牌坊,颇为繁华,居民们于老宅中生活劳作,银杏树下则是他们休憩闲聊的好地方。尽管现在功能有所转变陈毅市长雕像,但此地依旧是小昆山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独特的桥文化
小昆山的桥梁形态各异。响板桥独具风格,坐落在荡湾谢家村东北的江面上,建于1711年,道光年间有过维修。这是松江区最大的三拖石板桥,官方命名为“永兴桥”,桥上的铭文详细记录了建造和重建的年份。陆家埭村的清末铁路桥遗址同样具有历史意义,桥墩上刻有“光绪戊申年建”的字样,它见证了保路运动等爱国举动。这两座桥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响板桥静静地伫立在江畔,铁路桥的遗迹亦记录了那段爱国岁月。它们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灯塔,向后世讲述着小昆山镇的故事。
古树的故事
泖河与斜塘河在此交汇,这里有一棵千年银杏,堪称奇迹。它曾扎根于福田寺大雄宝殿前,虽历经火灾,却顽强生存。编号0006的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世间的变迁。这棵古树不仅是小昆山镇的宝贵财富,更是小镇生命力的生动象征。
它伫立在那里,仿佛一本鲜活的史书,向世人呈现大自然的威力与生命的坚韧,如此壮美。
小昆山的现代景观
江南地区命名的公园,成为了小昆山镇的一道亮丽风景。公园内,现代农业片区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让他们仿佛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江南乡村的生活气息。工业区也别有一番风味,光华路上种植了近五十种花木,包括染井吉野樱、加拿大紫荆等。而中德路上的樱花大道,长达4.5公里,每年三月,这里便绽放出一片绚烂的樱花美景。
小昆山镇不仅保存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还散发着现代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甚至激发了不少人的投资热情。
新老十景的传承
往昔的“十景”大多已不复存在,但新兴的“十景”却各具特色。时代在不断发展,小昆山不断更新其景色。新旧“十景”共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尊重与传承。新“十景”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下诞生陈毅市长雕像,风格迥异。
新旧“十景”犹如传递的接力棒,将小昆山镇的美丽持续传递、延续。在传承之中,它们吸纳了新元素,使得小镇的美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你对小昆山镇的独特文化和迷人风光有兴趣吗?欢迎来亲身感受。点个赞、转发一下也是极好的,更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