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日光岩的传奇来历
岩仔山,大家都称之为日光岩,亦称作晃岩。相传在1641年,郑成功踏足此地,觉得这里的景色比日本的日光山更为迷人,于是他将“晃”字拆分,为这里定名“日光岩”。另有一种说法,因每日清晨,太阳从厦门的五老峰后升起,这里率先迎来阳光,故而得此名。
日光岩的题刻内涵
日光岩下方刻有字迹,下面有两行显眼的文字。右边的一行是“鼓浪洞天”,由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的江苏丹阳人丁一中书写,是这里最早的题字之一;左边的一行写着“鹭江第一”。这三处崖刻生动地展现了日光岩的景色,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菽庄花园的独特风貌
菽庄面对大海而建,巧妙地将海洋元素融入园林设计。依山势开凿洞窟,用石块堆砌以修饰山形,与远处山峦的水光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和谐。身处其中,既能感受到海的生机,又能看到石的稳重,仿佛与大自然合二为一。
郑成功铜雕的壮观景象
那座铜像庞大村庄入口牌坊,郑成功及其将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的形象比真人略大,分列两侧。其他部队两侧展开,画面宽广,引人注目,呈现了郑成功往日的雄伟气势。
英雄园的纪念意义
英雄园的建立厦门郑成功雕像,旨在纪念那些在解放厦门、攻克鼓浪屿的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这个园地由小纪念广场、纪念雕塑和纪念室三部分构成。2000年,鼓浪屿的地方政府在此山顶上开辟了这片园地,将革命历史的印记与秀美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旨在提醒人们勿忘那段充满鲜血与烈火的岁月。
岛上特色建筑风情
向北看去,八卦楼的鲜红圆顶在鼓浪屿上分外耀眼;靠近些,竖立着十字架的三一堂,是闽南地区著名的大教堂。它起源于七十年前,由厦门三个教堂的信徒迁来此地,共同创建,蕴含了三位一体的神学理念。鼓浪屿与厦门隔江对望厦门郑成功雕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厦门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向西看去,嵩屿电厂的烟囱清晰可见,海沧开发区就在附近,同时也能通过新建的海沧大桥与厦门相连。海天堂构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8号,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认定为重要历史风貌建筑。中楼曾是外国人的俱乐部,后来被黄秀烺改建为仿古大屋顶宫殿式建筑,这种风格在以洋派建筑为主的鼓浪屿颇为少见。你对鼓浪屿的建筑风格有何偏好?欢迎点赞、分享本文,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