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渔赵公祠重光庆典震撼举行!500乡亲齐聚,港澳宗亲共祭先祖

  • A+
所属分类:资讯
摘要

2015年以来,江门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实施“祠堂文化示范工程”创建,“活化”农村祠堂,把祠堂打造成“侨”特色的国学教育新阵地、文化传承新平台和乡风民俗博物馆,同时也推动祠堂的修缮管理工作。

热闹庆典

江门祠堂文化_祠堂的文化_祠堂文化有什么内容

10月28日,江海区滘头街道的江门渔赵公祠热闹非凡。当天,这里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重光庆典。舞狮跳跃,鞭炮声声,气氛热烈。滘头村村民超过500人江门祠堂文化,加上从香港、澳门及外地来的约300名宗亲代表,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这场庄重的仪式,怀念先祖,回忆先人的辉煌。

政府引领

祠堂文化有什么内容_祠堂的文化_江门祠堂文化

自2015年始,江门市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行“祠堂文化示范项目”。该市努力让农村的祠堂焕发新生,将其塑造成具有“侨”特色的国学教育新基地、文化传承的新平台和乡风民俗的展览馆。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祠堂的维修与管理也逐步步入正轨。江门渔赵公祠便是这一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效之一。

集资修葺

江门祠堂文化_祠堂的文化_祠堂文化有什么内容

江门渔赵公祠始建于明朝中叶,其建造初衷是为了缅怀赵宗道的长子孙赵仲方。该地曾是街道文化站的活动场所。至2016年年末,此处变得空旷。于是,众人通过捐款集资,耗时十个月对其进行了修缮。现在,祠堂已基本重现了昔日的风貌。墙上陈列着宋朝十八位皇帝的彩色石刻画像,这些画像受到族人的敬仰,生动地展现了往昔的威严氛围。

侨乡特色

江门市有一座不可移动的文物,叫滘头赵氏。这个地方按照“江门市示范祠堂”的要求,对渔赵公祠进行了修缮和美化。祠堂里增加了介绍建筑历史的书籍、展示了从宋太宗第四子赵元份开始到现在的滘头赵氏家族谱系图,以及从族谱中摘录的家训等资料。江门市利用祠堂文化农村牌楼,旨在塑造侨乡的特色,让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焕发新生。

区域宗祠

祠堂文化有什么内容_江门祠堂文化_祠堂的文化

江门赵氏宗祠众多,历史悠久,状况良好。2016年,新会霞路村有幸被纳入广东省第五批古村落名单。该村拥有二十余座祠堂,其中宋室宗亲赵公祠(耿光堂)成为江门市首批示范祠堂之一。此外,新会三江的赵建安郡王祠(祥光堂)也入选了新会区“祠堂文化示范工程”中的九座古祠堂。此外,新地的慈溪本厚堂、台地上的龙溪报本堂江门祠堂文化,还有田稠魏开赵公祠,这些地方也被确认为保护单位。

修葺需求

祠堂的文化_江门祠堂文化_祠堂文化有什么内容

胜利大桥横跨滘头,其旁的轩赵公祠在2017年初得到了修缮。同年1月12日,这里举办了盛大的重光仪式和祭祀。对岸的“西京里”98号,是江门渔赵公祠的所在地。这个名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讲述了赵氏家族在滘头定居的往事。滘头保留的赵公祠大约有十个,它们各有用途,有的用作仓库,有的出租给工厂,还有几座已被拆除,空地被用来建市场。赵氏宗长表示,他们计划逐步对族人的祠堂进行修缮。回想10年前,江门地区能进行文物修缮的机构寥寥无几,而现在已增加到近十家,这一变化体现了民间对祠堂修缮需求的持续上升。

江门的赵氏祠堂,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建筑,每一座都令人期盼它们尽快重现昔日的辉煌。不妨点赞并发表你的见解,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